刘禹锡与永贞革新有何关系
永贞改革是由唐代几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革新,这几位著名人物包括刘禹锡,韩泰,寒夜,韦执谊等几个人,后来这几个杰出的政治人物在政治变动中都被贬谪去了很远的地方,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而在这几个人中刘禹锡是最负盛名的一位,他不仅是永贞改革的主将,一位针砭时弊的才子,还是一位非常有才的诗人。
刘禹锡永贞改革画像
刘禹锡永贞改革一直是后代历史学家讨论的话题,因为刘禹锡本人身份非常复杂,他年少时中过科举,很受到一些大官的赏识,但是后来由于出言太过狂傲不羁得罪了当朝权贵,一生只能碌碌无为的做个小官儿,直到唐顺宗继位刘禹锡才开始了他的真正政治生涯,他成为永贞改革的绝对主力,提出了很多针砭时弊的建议,对于唐代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刘禹锡永贞改革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代表着唐朝改革派开始在朝堂上有所作为。刘禹锡为改革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非常有远见的建议,其中包括取消奉常,奉常是一些官员为了讨好皇帝向皇帝进送财物宝物的制度,刘禹锡上奏请皇帝取消这个制度,使得老百姓的负担大为减轻,也是刘禹锡本人一个非常受后人赞誉的原因。总的来说刘禹锡和永贞改革的命运都是非常悲惨的,永贞改革在经历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宣告破产了,而刘禹锡最后也因为政治变动被太子李春赶去了边疆地区,刘禹锡前后掌权还不到140多天,成为了二王八司马事件中一个悲惨的棋子。
永贞革新背景
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即位之初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革新,永贞改革背景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这3个因素,当时唐顺宗刚刚即位时就有改革的意向,但迫于这些复杂的背景不得不将改革的计划稍后延迟了,所以永贞改革在唐顺宗即位很多年以后才开始。
唐顺宗剧照
永贞改革背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宦官专权,当时宦官是朝政的主要把持者,他们结党营私,共同针对那些不同意他们看法的人,其实唐代的宦官专权现象非常严重,从开始宦官的势力一直在发展,到了唐德宗的晚年也就是唐顺宗的父亲,京城的精锐部队的掌控权都交给了宦官,可见宦官对于皇帝的制衡非常严重,皇帝不能容忍宦官所以采用改革。
永贞改革背景中还应该包括藩镇割据,唐代的藩镇割据是历代中最严重的,自从唐玄宗之后,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就大大加强,虽然名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但是地方上的藩镇成一方霸主,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唐顺宗唐德宗时期都曾进行过改革,永贞改革的一些政策也针对藩镇割据现象,不过可惜后来没有成功。
除此之外,改革背景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朋党之争等,唐代和宋代两个朝代的朋党之争现象也十分严重,朝廷中的大臣们都抱成团儿,他们共同对付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除了关陇集团之外,山东士族和外廷士大夫形成了3个朋党团伙,他们互相争辩,互相抱怨,并向皇帝告对方的状,使得朝廷当中形成了一股不好的风气。
永贞革新的目的
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永贞改革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抑制藩镇割据,二,防止宦官专权,把权力从宦官手中争夺过来,三,整顿朝廷风气,使得唐代又一次强盛,巩固唐顺宗的统治。
唐顺宗剧照
后代专家认为永贞改革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维护封建统治,而唐顺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把权力从宦官和藩镇割据手中抢过来,所以永贞改革推出的33项政策中绝大一部分都是针对宦官专权和地方乱政的,永贞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皇帝重新统一大权,使得中央开始集权,权力才是永贞改革最根本的目的。
其实除了权力之外,永贞改革还有一些其他的目的,比如说改革是为了整顿当时朝廷的风气,当时朝廷的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官员向老百姓搜刮财富,所以唐顺宗非常不能容忍这种贪污腐败现象,利用改革来打击这些贪官,使得他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说永贞改革的目的也应该包括整顿贪污。
除了整顿贪污之外,永贞改革的目的还包括清除朝廷不良风气,当时大大小小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都向皇帝进贡宝物和钱财,唐顺宗认为这些宝物都是取之于老百姓的,应当归还于老百姓。所以在永贞改革时期他取消了朝贡的制度,除了一品大臣之外其他大臣都不允许向皇帝进贡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