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陈子龙是怎么死的 陈子龙墓在哪里
明末抗清英烈、大诗人陈子龙怎么死的?有关陈子龙怎么死的疑问,近代历史学家也做过多方考证。
陈子龙剧照
据史料记载,明朝年间,清兵大举南侵,陈子龙与同僚夏允彝及其子夏完淳一起积极投身抗清救国运动,于永历年春不幸兵败被俘。为全名节,陈子龙在被押解回南京受审途中毅然投水自尽,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志悲歌。由此可见,陈子龙之死,乃是为国殉节,杀身成仁,因而陈子龙亦成为中国古代一位颇具代表意义的文人爱国志士,他的事迹在今天依然广为人知。
《明史列传》中有关陈子龙怎么死的细节,描述得十分详尽。
崇祯十七年,攻破北京后,明朝大势已去,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与此同时,清军南侵的步伐更加步步紧逼,陈子龙遂率领浙东义师扼守江南,继续与清军抗衡。
永历元年五月,陈子龙准备与吴胜兆联手抗清,不料吴胜兆未举兵而泄密,致使浙东义师损失惨重,陈子龙、夏完淳等主要骨干人物皆被清军俘虏,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因而宣告失败。
在被押解回京途中,陈子龙不愿苟且偷生,于是趁看守不备,投水殉国,待清兵将其打捞上来时,陈子龙已气绝多时。
据说陈子龙死后,清军还曾残忍地将他凌迟斩首,弃尸水中。次日,陈子龙的门生王沄、轿夫吴酉等人在毛竹港寻回他的遗体,并具棺妥善殓葬,时年四十岁的陈子龙才得以入土为安。
陈子龙墓
陈子龙墓,顾名思义,墓主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散文家,同时也是抗清义士的陈子龙。
陈子龙墓图
陈子龙墓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余山镇广富林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名人墓。
据说陈子龙曾积极投身抗清救国运动,在浙东一带率领起义军与清军对抗,兵败被俘后,为全名节投水自尽。陈子龙壮烈殉国后,其门生王沄、轿夫吴酉等人找到他的遗体并妥善殓葬,不久后迁坟至今址,为烈士找到了一个永久长眠之所在。清五十一年,当地百姓出资修建了新坟,并为陈子龙墓新立了墓碑,一时间,古墓面貌焕然一新。
不幸的是十年动乱期间,陈子龙墓遭到严重破坏,墓碑断裂,很多珍贵的历史遗迹也荡然无存。
现存的陈子龙墓为八十年代翻修,曾经被毁坏的墓碑经过修复,基本恢复了清乾隆时期的原貌。墓地为花岗石平台,墓前矗立着石柱方亭,名曰“沅江亭”,一旁还有陈子龙画像碑,刻有人物生平传略,一代伟人的生平事迹,被篆刻于石碑之上,供后人瞻仰。此外,墓门额为李一氓同志亲笔撰写,字迹工整,庄严肃穆,工艺亦是十分讲究。
1988年,陈子龙墓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重视。时至今日,陈子龙墓依然作为当地的重要文物遗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受到保护,往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陈子龙思想的特点
陈子龙是明朝末期的著名文人,也是崇祯年间的抗清名将。众所周知,明清朝代更迭之际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各种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击,因而生活在这个特殊时代的人们也能感受到多种思潮的影响。陈子龙作为这是时期的文学名家,他的身上所体现出的,正是各种思想交融的特征,因而陈子龙思想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和时代感。
陈子龙剧照
在文学创作方面,陈子龙堪称独树一帜,他的诗词创作风格也趋多样性,既有沉雄豪迈的慷慨悲歌,亦不乏婉约柔美之梦幻意境。他的文风追慕六朝、盛唐时代,也大力倡导明七子复古主张,辞藻瑰丽,读来令人心境豁然开朗。而他的后期创作,则旨在继承盛唐诗歌创作反映现实的精神,所以内容多以感慨时事,关心民生,抒发政治抱负为主,亦为陈子龙思想的特点的一个组成部分。据有关文献记载,陈子龙后期的诗歌作品,寄壮阔情怀于字里行间,苍劲之色与节义相符,七律诗尤其出色,无愧“明末文坛殿军”的美誉。
纵观陈子龙的一生经历,除了在文学造诣上多有成就之外,其主要贡献便是在明末的乱世中领导起义军积极抵抗清兵入侵,为保明朝江山呕心沥血,直至壮烈牺牲,此波澜壮阔的人生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陈子龙思想的特点,即为国家民族利益可抛头颅撒热血的仁人志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