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叛军”安禄山攻陷长安后,为什么放过了李隆基?

“叛军”安禄山攻陷长安后,为什么放过了李隆基?

时间:2023-07-16 18:45:18来源:情怀历史号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情怀历史号的《安禄山攻陷长安后,为什么放过了李隆基?》,希望大家喜欢。

在唐朝历史上,安史之乱可谓是重要的转折点,这意味着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取长安。后来,洛阳被攻陷,但天险潼关却因为高仙芝、封常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军久攻不下,甚至迫使敌军有了回撤的打算。

不过,在唐军即将掌握主动权的时候,唐玄宗听信谗言,将高仙芝和封长清斩首,并要求哥舒翰主动出击。对此,在笔者看来,唐玄宗的昏庸行为,直接导致安禄山的叛军攻克了长安。值得注意的是,在占据唐朝都城后,安禄山并没有斩草除根般的去追杀李隆基这位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对于安禄山率领的叛军,之所以没有追击唐玄宗,主要原因就是此时的叛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根据史料的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整个唐朝的军队数量在五十七万左右。其中,禄山有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担任了三个镇的节度使,这三个镇分别是范阳镇、平卢镇和河东镇。当时,安禄山家族所领3镇的兵力总共约为十八万人。虽然十八万人的规模已经非常不小的,但是,和唐朝的整体兵力比起来,依然不到一半。

同时,对于安禄山来说,因为是从河北一带来到关中地区,一路需要攻克多个重镇,所以战线越长,兵力也就相对分散了。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唐玄宗在洛阳失守之后,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20万,镇守潼关。

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如果后来不是唐玄宗的错误判断和命令,安禄山很可能连长安城也拿不下来,更何况继续追击了。

针对安禄山叛军的强弩之末,举例来说,在攻克长安后,叛军多次率军攻打扶风郡。当时的陈仓县令薛景仙率军把守,成功击退了叛军。也即对于和长安城相距不远的扶风郡,叛军始终无法攻克。由此,安禄山的叛军仅仅是侥幸攻克了长安城,在拿下长安后,叛军已经没有多少实力来扩大地盘了。

再比如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正月至十月,唐朝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等人率领将士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打出了抗击、牵制安禄山叛军的著名城市攻坚战,史称“睢阳之战”。 睢阳之战,张巡从757年1月开始,到757年10月陷落,最后,终因病饿力竭,寡不敌众,城被叛军攻破,张巡及其部将36人遭杀害。睢阳之战前后大小四百余战,张巡以不足万人之众,屡败贼兵,无一败仗,杀伤贼兵十几万人,成功拖延了叛军的进攻步伐。

另一方面,安禄山由于身体肥胖,疾病缠身,所以在起兵叛乱之后视力渐渐模糊,后期更是完全失明。公元757年正月,已经病重的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叛军大将史思明在太原又被李光弼击败。

在此基础上,安史之乱的战场主动权开始转向唐朝大军了。与此同时,唐朝名将郭子仪正在筹划和展开进攻河东之地的方案。由此,尽管已经占据了长安城,但是因为自身的内乱,加上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进攻,叛军已经是腹背受敌,这个时候必须要将主力用在巩固后方上,而不是进攻已经逃往四川的李隆基。

最后,在安禄山攻克长安后,唐朝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在灵武自行登基。李亨即位后,遥奉唐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这就是唐肃宗。在这个时候,安禄山的叛军即便成功追击到唐玄宗,也不能实现斩草除根的效果了。因为唐肃宗李亨已经在别的地方登基称帝,而且获得了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的支持。所以,叛军最大的对手已经变成唐肃宗了。

值得注意的是,唐肃宗此时手握兵强马壮的朔方军,而已经是强弩之末的叛军,显然不是朔方军的对手,这促使叛军也不能拿唐肃宗怎么样。总的来说,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安禄山的叛军没有乘胜追击唐玄宗。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