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魏忠贤人称“九千九百岁”,却斗不过17岁的崇祯,这是为何?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靠谱学的《魏忠贤人称“九千九百岁”,却斗不过17岁的崇祯,这是为何?》,希望大家喜欢。
魏忠贤最得意的时候,人送外号“九千九百岁”,要知道,皇帝被称作是“万岁”。他只与皇帝相差了一百岁,这就意味着其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前来巴结拍马屁的人络绎不绝,给魏忠贤建祠堂、立石碑,甚至将他的功劳与孔子相提并论。
从中可以看出,明朝时期贪婪无耻的小人也够多的。但是,只手遮天的魏忠贤却斗不过年仅十七岁的崇祯,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一切都源于皇权。
提到魏忠贤,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他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宦官。因为深受皇帝宠信,独揽大权,一度造成“众人只知忠贤,而不知皇帝”的局面。魏忠贤生于今天的河北地区,没上过学没念过书,妥妥的文盲一个。
他整天不干正事,只知道在街上晃悠,与无业游民厮混,吃喝嫖赌没有不沾的。有一次魏忠贤欠下的外债太多,被债主逼的无路可走,便咬牙自宫了,然后跑去宫里当太监,这才把小命保住。
魏忠贤七八岁就开始混迹于社会,早就将人情世故看的明明白白,清楚透彻,也练就了一身广交人际关系的本领。刚进宫不久,他就结交了太监魏朝,两人称兄道弟,关系较好。但是魏忠贤干了一件十分不地道的事,挖了兄弟墙脚,与魏朝的相好客氏勾搭上了。
不过话说回来,他之后能步步高升,成为皇上身边的红人,客氏功不可没。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和朱常洛两个皇帝接连驾崩,继承皇位的责任便落到了年仅十五岁的朱由校身上。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朱由校的奶妈,客氏被封为奉圣夫人,她的相好魏忠贤也受到不小的恩惠。说起朱由校,他也是个奇葩皇帝,许是因为年幼,不爱皇权爱木头。
他将前朝后宫的大事小事全都丢给魏忠贤负责,自己甩手做起了木匠,整日痴迷于木工活,对本职工作不闻不问。魏忠贤生性狡猾奸诈,无赖贪婪,爱情、亲情、友情对于他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他极其看重钱财名利和权势地位。
对于朱由校的不务正业,魏忠贤可不会苦口婆心的去劝说,要他当个好皇帝,恰恰十分满意朱由校的表现。朱由校在位的七年,也是魏忠贤大显身手的七年。他在前朝拉帮结派,排除异己,独揽皇权,先后打败魏朝和王安,成为了宫里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太监。
这七年里,魏忠贤一直致力于为自己铺路,凡是阻碍自己飞黄腾达的人,统统将其铲除。他的魔爪甚至伸向了宫外,关系网几乎遍布明朝疆域的各个角落,从前朝大臣到边关将领,所有人都对他唯命是从,丝毫不敢违抗命令。
只不过魏忠贤的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朱由校后来意外落水,受到惊吓,没有多久就不治而亡,他荣华富贵的人生也就跟着戛然而止。年仅十六岁的崇祯继位,深知此时的魏忠贤大权在握,不能轻易得罪,每天心惊胆战的过日子。
他也怕魏忠贤毒害自己,于是偷偷地吃饼填饱肚子,后来得知一切食物都来源于光禄寺,才敢放心的食用。此外,他还会经常给守卫赏赐酒食。后来在一些贤臣的帮助下,崇祯才得以暗中削弱魏忠贤的势力。
先是让魏忠贤管辖的一千名精兵带薪休假,接着让他的众多得力助手辞官还乡,然后同意客氏主动荣归故里。魏忠贤逐渐嗅到了危机的味道,深感不妙,于是试探性的提出自己要辞去提督的职位。
崇祯表面上拒绝了魏忠贤的请求,还对他的能力大加赞赏,感谢他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实际上,在这几次试探后,崇祯发现魏忠贤就是一个纸老虎,外强内虚,一击就破,于是开始光明正大的制衡他的权力。看到崇祯的所作所为,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投靠魏忠贤的党羽开始动摇,害怕由此招来杀身之祸,便四处逃命。阵营内部也发生了越来越激烈的内讧,不敢明目张胆的与魏忠贤作对,就悄悄的掀起一场针对他的舆论风暴。之前遭受魏忠贤及其党羽迫害的人们,见此时机,便纷纷发动起义,要求处死魏忠贤。
事实上,真正压死他最后一根稻草的,是有人向崇祯罗列出魏忠贤所有的罪状。魏忠贤跪在殿前无言以对,便拼命求饶,之前嚣张得意的样子与如今狼狈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终,他在发配边疆的路上自缢而亡。呼风唤雨长达七年之久,结果在崇祯上位的三个月内,其大本营就土崩瓦解。自己因为皇权活的风生水起,却也因此丢了性命,着实是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