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衙役”古代女囚流放千里这么苦,为何衙役们还抢着押送?原因很现实

“衙役”古代女囚流放千里这么苦,为何衙役们还抢着押送?原因很现实

时间:2023-01-05 21:05:20来源:阿华的旅行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阿华的旅行的《古代女囚流放千里这么苦,为何衙役们还抢着押送?原因很现实》,希望大家喜欢。

法律是一个社会的行为准则,贯穿人类文明的各个阶段。在我国的封建时代,有许多五花八门的刑罚方式,流放就是其中之一。比如在《宋史·刑法志三》中就有明确记载:“刺配之法二百余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复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因此在以北宋为历史背景的名著《水浒传》中,经常可以看到刺配充军的桥段,武松、林冲、杨志甚至宋江,都曾被官府刺配充军。这里的“刺”是在脸上刺字,让所有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配”则是发配的意思,一般来说都是发配去往边远或者落后地区。

《水浒传》中有这么一段:“你是个缉捕使臣,倒不用心,以致祸及于我。先把你这厮迭配远恶军州,雁飞不到去处!”这是一个差役因为抓捕人犯不力,被上司责骂的情景,可见将罪犯流放到穷山恶水之地,是宋代乃至整个封建时代都存在的刑罚手段。我国古代对于流放的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他将共工流放到了今天的北京一带,在当时还是尚未开发的苦寒之地。直到隋代,流刑才和笞、杖、徙、死等四种刑罚方式一起,被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为五大类刑罚之一。

相比于剥夺生命的死刑,流刑虽然不直接折磨犯人的身体,却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历朝历代的流刑都遵守着同样的基本原则,给罪犯以最难以适应的外部环境。比如南方的烟瘴之地或者北方的苦寒之地,都是进行流刑的首选之地,只不过具体地点因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相比于一刀结果性命,流刑给犯人的惩罚是长久而持续的,动不动流放几千里,许多犯人都宁可一死也不愿意去。

但令人费解的是,犯人害怕流刑,官差衙役们却很乐意负责押送,特别是出现女囚犯时,他们更是抢着押送,这是为什么呢?官差衙役虽然也属于执法人员,但并不属于封建时代的士人阶层,通过考取功名而获得的官职,无论品级高低都是朝廷命官,有正式编制。而官差衙役属于吏,是与官有着本质区别的一个群体。影视剧中常出现的衙役,都是本县的百姓,他们在县衙里当差,为县太爷服务并且只对县太爷负责。以距我们最近的清代为例,官位分九品十八级,衙役属于未入流。

县太爷的俸禄来自朝廷,而衙役的薪水来自县太爷的腰包。有清一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县太爷也能够贪不少。但是衙役的薪水多少,全凭县太爷的心情。如果县太爷大方一点,那还可以宽裕一点,如果碰上个小气的县太爷,人家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发也可以。不同于县太爷可以调任,衙役是固定在本县当差的,流水的县太爷铁打的衙役班子。因此,为了多赚点钱养家糊口,衙役们也要想办法挣外快,最好的办法就是押送流放的犯人。

比如在《水浒传》中,负责押送豹子头林冲的两个衙役,就在出发前收了人家的贿赂,一路上想法子折磨林冲,最后惹得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从这个片段我们就不难发现,押送流放犯人时的灰色收入。无论是被仇家收买在路上折磨犯人,还是被犯人的家人送钱在路上多多关照,衙役们都可以狠狠地捞上一笔。更有甚至,两头拿钱也是可能的。相比起每日在县衙里早起点卯、在县太爷的眼皮子底下当差,押送囚犯就自由多了。一路上吃什么、住哪里,都是衙役自己说了算,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犯人押送到规定的流放地,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相比于同为男性的犯人,如果有机会押送女犯人,大多可以从她的家人那里索取更多的好处,否则一路上能发生什么谁也无法保证。而家人为了确保女儿在路上不被刻意折磨,也大都会给负责押送的衙役多塞点钱。综合对比之下,区区几千里的路途往返,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对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衙役来说,怎么多挣几个钱养家糊口,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