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建筑”从巢居到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建筑技术的发展

“建筑”从巢居到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建筑技术的发展

时间:2022-12-17 12:56:05来源:历史故事迷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故事迷的《从巢居到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建筑技术的发展》,希望大家喜欢。

导语:

房屋建筑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型房屋建筑具有超大型的建筑面积、复杂的建筑工序、先进的建筑技术等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水平、资源利用能力,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

一、新石器时代建筑及聚落规划

1、半地穴式房屋建筑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受到自然环境、地形和周边文化等因素影响,自新石器时代始至青铜时代的先期以前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建筑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在仰韶文化早期阶段,房屋建筑技术中的柱洞分布还未成定制、随意性较大。

比岱海地区石虎山类型略晚的南流黄河两岸地区的官地一期遗存,房址发现数量较少,以直接挖于生土或基岩上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为主,四壁和居住面多为生土面或部分经过抹泥处理。仰韶文化中期承袭早期的特点,平面形状和结构没有大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灶坑的位置明显前移,房址前部出现较长的烟道且多与门道相连,这种技术应是在实际生活中因经常发生排烟不畅而进行技术改造的产物。仰韶文化晚期的庙子沟文化,房屋建筑平面形状仍以长方形为主,穴壁和居住面流行抹草拌泥且大多经过火烧烤。

这一时期房屋最大的变化是一是反映在灶坑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化,较早阶段承袭仰韶中期文化的特点,房址多为单灶,灶坑位置居中,但早期灶坑前部较长的烟道不存,说明这一时期已解决了从房顶排烟的问题,不需要通过灶的烟道将烟通过门道排出去;

中期阶段逐渐出现了双灶、三灶的现象,除少部分双灶紧紧相连外大多灶间存一定间距,而存三灶者最后的灶多贴近房屋后壁。仰韶文化晚期阶段部分地区新近出现了借助坡势挖坑的技术,因前端穴壁较浅,故在两端及前端人工垒砌土墙形成人为的半地穴式房屋,成为之后地面式房屋垒墙技术方面的一个创新。

2、穴壁及居住面的加工技术

仰韶文化早、中期的半地穴式房址多挖于生土之内,因生土本身结构紧密故不易坍塌,原始居民为了防潮、美观等用途会在房屋穴壁四周及居住面上涂抹一些材料,其涂抹的灰白色胶泥或黄胶泥使得穴壁及居住面平整光滑。其中胶泥为内蒙古中南部部分地区独有的一种质地细腻、坚固的材料使用至今,目前大多农村还采用其作为防潮材料。

相比而言,草拌泥出现时代虽较早,但广泛将之使用在墙壁的上则见于仰韶文化晚期,且多经火烤处理。从仰韶文化早期到中期,灶的形制经历了“圆形地面灶——出现烟道的瓢形灶——有较长烟道与门道相连的灶”的演变历程;

灶的位置与门道相对或相连,尤其在仰韶文化中期,灶前端出现的较长烟道与窄长门道相连的现象实为解决排烟问题,故灶坑结构和位置变化与实际生活经验息息相关。

二、建筑材料和房屋结构看建筑技术的发展

1、建筑材料

小河西文化至小河沿文化期间的半地穴式房屋建筑,木料主要用以搭建墙壁或顶部,石块则主要用于灶坑的构建;考古发掘材料表明,石块或大型石质材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首先被用于红山文化之中,但一般不用于普通居址中而是在修建诸如祭坛、女神庙和塚等大型祭祀性建筑或墓葬时较为常见。

至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其才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建筑材料才在房址、墙体等构建中被普遍使用,尤其是在阴河两岸分布密集的石城之内,城内房屋墙体、窖穴坑壁、灰坑坑壁、城墙、马面等设施皆由石块垒砌,成为整个聚落营建中最为基本建筑材料。

2、墙壁、居住面加工

兴隆洼文化时期抹泥、烧烤技术虽已存在但运用不甚广泛。至赵宝沟文化与红山文化时期,对于房屋墙壁和居住面的二次加工与整饰手法与兴隆洼文化相近,但赵宝沟文化却沿袭兴隆洼文化对居住面加工方式的基础上,将其用于构建居住面阶梯状功能区划分之上。

而后的小河沿文化虽对其椭圆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址墙壁和居住面的加工方法与技术与之前时代几乎无较大的变化,但不见抹泥现象。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对墙壁和居住面的的加工技术较为多样。

地穴式或半地穴式房屋因穴壁或居住面多为生土面,故仅个别见有抹制草拌泥或用火烧烤的痕迹,而东山嘴遗址中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中流行在穴壁内掏挖壁龛的现象亦属壁面加工的新技法。相比而言,夏家店下层文化地面式建筑所采取的相关技术、方法与理念则极为先进。

首先,其对地基部分的加工处理极为讲究,因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房址层层叠压而建的特殊理念,故晚期房址在营建之前首先要对叠压在其下的房址进行整平处理,即将原室内空间用杂土、破碎土坯或完整土坯进行填埋、整平后成为牢固地基。

二道井子遗址中部分房址因在营建之处未对其下层房屋室内空间进行未较好的填埋、夯打处理,导致地基不稳,进而造成新建房屋居住面局部陷落或墙体倒塌的现象。

三、房屋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自然环境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从建筑考古学角度出发,无论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还是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其建筑材料主要以来于自然的土、木和石为主,以至于无论任何区域、何种考古学文化、流行什么类型的建筑均与其所处区域的自然供给力有关。

无论是(半)地穴式还是地面式建筑,其所需的木质构架、茅草屋顶、草拌泥土坯、石质构件等均来自于临近区域的森林、草地、河流、湖泊,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人类繁衍的速率及文化更迭的频率。除普遍建筑材料外,内蒙古地区还见有一些具有明显地域性的特殊材料。

比如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房屋墙壁或居住面上常见的用于防潮的各类胶泥,考古发掘材料描述为“红胶泥、黄胶泥”,实则是产自黄河流域黄土层下的一种自然黏土,粘性大、质地坚硬多用于制作陶器、瓷器等。

当地居民将这种自然胶泥进行反复淘洗、摔打,待其土性变得又软又黏后将之涂抹于房屋的穴壁或居住面之上,经太阳照晒或火烤,使其变得坚硬、光滑。此外,广泛流行的草拌泥亦是根据不同地域土质和植物特性具有不同的混合比例与组合方式。

2、生态环境对建筑形制的作用

竖穴式房屋指先由地面垂直下挖竖向土坑,以坑壁作为房屋的部分或全部墙壁,可分为地穴式和半地穴式两种。这类建筑的广泛流行是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适应环境的具体体现,其对土壤的致密度、干燥度、直立性的较高要求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环境的适配性。

这类建筑在内蒙古中南部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至青铜时代文化均有所发现,虽因文化传统、来源或聚落形态有异,不同时期所占居址总数比例不一,但其营建理念、技术与方法却一直延续、从未间断,乃至于历史时期也少有发现。窑洞式或横穴式房屋是指利用断崖或先于斜坡上挖出垂直断面后再横挖洞穴作为居室的一种建筑类型。

这类建筑出现时间较竖穴式建筑略晚,约自仰韶文化晚期始才在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及内蒙古等地一些史前聚落遗址中常有发现。窑洞式建筑在内蒙古地区主要分布于岱海地区老虎山文化,这与该地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边缘地带,黄土自身发育良好、堆积深厚且垂直性强及温带半干旱气候、海拔高、地下水位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有关。

自仰韶文化晚期后窑洞式建筑即一直是北方黄土高原地带最富特色的住居形式之一,至今内蒙古中南部黄河两岸地区仍流行此类建筑,只是建筑材料和装饰工艺发生相应改变。

南流黄河地区自仰韶晚期、阿善三期文化始即出现以石块作为建筑材料修建墙体、房址等生活设施的现象,尤其在沿河地区坡地之上出现了大量的石质城墙、防御设施、房址、窖穴等石质建筑,这类建筑的出现恰恰是当时居民为适应当地环境产生的应激反应,即仰韶晚期阶段人口剧增但与之相对应的气温下降、气候环境趋于恶劣,自然资源供给力明显不足。

因生存资源引发的争夺战争趋于频繁,石材作为新近开发的建筑材料逐渐被广泛使用,尤其是沿河两岸石质资源丰富的地区,出现了诸如寨子圪旦、下塔、后城嘴、下脑包等石城,其城垣、马面、城门、祭坛、部分建筑及墓葬均采用石块垒建。

此外,相比木材等建筑材料而言,石质建材的采集、加工工作较为费时费力,相对所需控制劳动力数量较大,此类建筑形制的出现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的改变与贫富差距的出现。

结语:

新石器时代建筑总体发展过程呈螺旋式前进,发展速度较为缓慢,这与早期人类的依赖自然、适应自然息息相关。总体是不断进步的,但因不同时间段内受到来自然、气候及人口扩张等带来的资源紧缺,生存压力较大等因素影响,表现在建筑方面会出现短暂停滞或者倒退的现象。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史》

《营造法式注释》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