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包拯第35代后人:从不外出打工,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见山说史的《包拯第35代后人:从不外出打工,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希望大家喜欢。
要说中国历史上的“神探”,包青天肯定榜上有名,而在影视剧中他那黝黑的皮肤、额头上的月牙印,以及清正廉明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究竟是怎样的呢?他的后代又是否像他一样一身正气呢?
包青天真的那么“黑”吗?
包青天,本名为包拯。“包青天”其实是后世百姓对他的尊称。
包拯生于999年,是北宋的一位名臣。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包拯面目清秀,脸白胡子长,额头也无月牙印,就是古代一位普通书生的形象。不过铁面无私倒是真的,据说他是从来不笑,从来不哭。
可见,包拯并不是各种影视剧或是戏曲中所描述的黑脸模样。
《宋史包拯传》中也没有记载他的皮肤比常人黑,只是记录了他的住址。而按照古人写传记的习惯,对长得有特点之人,肯定会带一句,比如《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为人长,猿臂”。
更重要的一点是:故宫里所藏的包公像也并不是黑脸。
那么,为什么包拯后来就被“黑化”了呢?
其实,这与“红脸关公”如出一辙。
古代的封建社会滋生了太多的压迫与腐败,百姓的苦无处诉说,因而只能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而包拯的事迹后来被人们口口相传,他那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品质已然成为了百姓心中的信仰。
所以,他们对包拯的形象进行了改变和加工,使他看起来异于常人,但这肯定不是要恶意丑化他,而是希望包拯犹如神灵一般庇护自己。
在他们心中,包拯额头上的那轮月牙,神似天上的眼睛,让那些徇私枉法、欺压百姓之人无处可藏,而包拯那黝黑的肤色就如同硬铁一般,对案犯毫不留情。
“孝”与“肃”
在包拯64岁去世那年,皇帝追赠其礼部尚书,赐谥号“孝肃”。
而这“孝”与“肃”二字,几乎就是包拯一生的缩影。
“孝”:当年,包拯考中进士后,一开始是被分配到了江西,但包拯是个孝顺的儿子,由于家中父母年老所以不愿赴任,因此吏部又把他分配到了安徽任职。一段时间后,包拯还是觉得离父母较远,于是索性辞官回家赡养老人去了。
几年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守满丧期后依旧不忍离去,直到父老乡亲前来安慰和鼓励,他才赴京听选,最终获授天长知县一职。
“肃”:在绝对的权贵面前,包拯毫无畏惧,但凡他们有剥削百姓的行为,包拯就要弹劾到底。
当时,有个叫王逵的人与朝中宰相关系甚好,又受皇帝喜爱。但包拯可是知道他私下的那些丑恶行径,果断上奏。
无奈皇帝庇护王逵,包拯一连六次弹劾后,都没有做出任何的处罚。
可包拯绝不罢休,“明知山有虎”,偏要去弹劾第七次。
正当他的同僚们都以为包拯会因惹怒皇帝而被打入大牢时,宋仁宗迫于舆论压力,终于下令惩罚王逵。
这就是包拯。如果说战场上的勇猛叫“视死如归”,那么包拯就是朝堂上的“置生死于度外”。他不怕权贵的报复,不怕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只要他还活着,他就要秉公执法,为民请命。
包拯的第35代后人——包先良的故事
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安徽的合肥修建了包公祠,意在传承和发扬包拯身上“孝”与“肃”的精神。
对于自己后代,包拯生前有过这样的遗训,大致意思是说:“我的子孙后代,如果当官时滥用职权或者贪污受贿,那就不允许他们回家祭祖,死后也不允许葬回祖地。”
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据不完全统计,包拯的后代已累计超过10万人,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
在这些后代中,有一个人很有名,他不是什么富商老板,也不是高级官员,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
他就是包先良,包拯的第35代后人。
“先良,我们先走了啊!”
包先良跟他的同族兄弟们挥了挥手:“好,好,路上小心啊!”
他搬起椅子和桌子,摆在了那颗熟悉的大树下面。他对妻子感慨地说:“唉,又三个走了……”
妻子端着饭菜出来,笑着问:“怎么?你也想去啊?”
包先良一声长叹。
此刻的包先良坐在椅子上,望着远处的地平线,太阳就要落下,它变换着颜色,好像要把自己的色彩最后展示给世界看。
在太阳最终落下的那一刻,包先良的心头突然涌上一股巨大的失落,他只能赶紧用回忆来抚慰这份失落:
小的时候,他就特别喜欢听爸妈给他讲包公的故事。在他的心中,包公就是个大英雄,世界上所有的坏蛋都怕他。
以前,每天早上,村里有很多人会去祠堂烧香,那时候的祠堂很热闹,不过并不喧哗,大家都安静地闭着眼,举着香火,嘴里小声嘀咕着什么。
那会儿最开心的就是傍晚了,村里有很多人会在现在这棵大树下摆上几桌,一边望着远处的日落,一边吃着饭聊着天。有的人聊家常,有的人会聊当年老祖宗破过的神案。
对于有包拯这样一位名留青史的祖辈,包家后辈们充满了自豪。
那个时候,还是小农经济,大家守着包拯祠堂,过着祥和的日子。无论遇到什么事,都相信祖先会在天上庇护着自己。
可是,社会总要向前发展,经济也总要向前发展。
这一片小小的土地,已然无法承载年轻人的梦想。他们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背井离乡,去到不同的城市打拼和生活。
其实,包先良也不是没有动摇过,他对外面的世界也有过好奇,可是,当他看到祠堂里的香火越来越少,当他看到……对,就是此刻眼前的这颗大树下,只剩下颤颤巍巍的老人和丫丫学语的幼童时,他又不想走了。
以前,日落后才是热闹的开始,而现在,日落之前村子就已进入梦乡。
也正是在今天的日落之后,包先良一下就想通了:他若走了,祠堂怎么办?儿时的回忆怎么办?更重要的是,祖先的精神怎么传承下去?
自己无法阻止同族的兄弟外出打工,但他能以身作则,维护这世世代代守护的祠堂,即便生活苦一点,即便孤独,也没关系。
从青年到古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祠堂,包先良就已经起床了。
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扫祠堂。
他整理好自己的仪表,满怀敬畏地推开那扇黑漆大门。
就像以前村民们在这里烧香一样,打扫亦是虔诚的时刻。他仔仔细细地擦拭着塑像,清理着祠堂内的灰尘。
每个角落都清扫干净后,包先良看着这位千年前的祖先,他会想起包拯当年清正廉明、心怀百姓的精神,而自己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守护和传承这种精神。一想到这儿,他的内心感到无比的舒适与纯净。
这片祠堂,俨然成为了包先良心里某块地方的寄托。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祠堂毕竟年代久远,有些地方难免破损,包先良便自掏腰包去修补损坏,而他只是一个农民,靠天吃饭,生活本就不富足。
身边人看到他对祠堂如此鞠躬尽瘁,大部分人是赞叹的,但也有人表示不解:他每天这么出力,还出钱,却不求回报,究竟图什么呢?
面对他们的目光,包先良只是淡淡地笑了笑,继续擦拭着塑像。对他而言,这不是什么交易,而是自己的责任,自己的爱。
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足,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文化与历史。有的人便来到包公祠堂,追寻“包青天”的足迹。
当游客们来到这座祠堂,他们惊叹——这祠堂年代这么久远,居然这么干净啊!
于是,关于祠堂的报道越来越多,祠堂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自己的祖先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对包先良来说是一件开心和自豪的事,这些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所谓的“回报”。
当人们在包拯祠堂参观时,包先良有时也会上前跟他们讲述祖先当年的故事。这些故事,他的父母从小就在睡前讲给他听,而现在,他再讲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听。
这就是包拯精神的传递。
有些人曾建议包先良,若游客想在他的讲解下参观祠堂,可以收取一点费用,这样就能改善自己生活了,不再那么拮据了。
但包先良摇了摇头,至少他本人,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如果把这里当成赚钱的工具,那岂不是就失去了祠堂本身存在的意义?自己内心多年来的那份舒适与纯净也将毁于一旦。
包先良还是站在那颗大树下,此刻的他已经从青年到了古稀,他看着人来人往的游客,嘴角会心地一笑……
有时候,对于一件事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用钱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