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晚清时期的湘系、淮系、北洋、南洋和洋务派是什么关系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叫我过客的《晚清时期的湘系、淮系、北洋、南洋和洋务派是什么关系》,希望大家喜欢。
文/寂寞的红酒
读晚清历史的时候,经常会接触到湘系、淮系、北洋、南洋和洋务派几个著名的派系。一直以来,人们对这几个派系一直搞不清楚,大部分都是一头雾水。那么这几大派系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大致的捋一捋。
先说湘系,湘系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崛起的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其创建者是湖南人曾国藩。作为一名儒学的卫道士,他在湖南组织地主团练武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在长期的征战中,形成了一个以曾国藩为核心的湘系集团。这个集团本身就是由一个个大小利益结合而成,所以稳固性并不强。在清政府的扶植下,实力比较大的李鸿章从湘系中分化出来,并逐渐取代了被严重打压的湘系,成为晚清时期势力最大的一个派系。淮系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刘铭传、丁汝昌、叶继超、聂士成等。
李鸿章分裂出去后,湘系主要由左宗棠负责,左宗棠成为湘系名义上的老大。不过事实上,湘系已经名存实亡。由于曾国藩的裁军和清政府的打压,湘军剩下的骨干并不多,势力也急剧萎缩。湘军裁军后,只剩下了2万多人老湘军,主要归刘坤一负责。而左宗棠的湘军已经不是老湘军,起码他的军队中很大一部分已经不是湘军,人们习惯上称呼他的军队为楚军。在左宗棠下台后,湘军最后一面大旗倒下了,所以成为了一盘散沙,很快土崩瓦解。1894年-1895年,刘坤一在甲午战争中把老湘军打掉后,湘军其实已经不复存在。
洋务派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的,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大批湘系将领见西方船坚炮利而掀起了洋务运动,他们被统称为洋务派。其中,李鸿章在平定捻军后,势力急剧膨胀,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他的淮系逐渐演变为北洋集团。而原湘军的势力主要在南方,南方的很多洋务督抚都出自湘军,他们演化为南洋派系。两江总督和南洋大臣多由南洋派系领袖担任,比如左宗棠、沈葆桢、刘坤一等。不过相比李鸿章的北洋,南洋更复杂,派系众多,用一盘散沙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比如湖广总督张之洞,虽然属于南洋,但和湘系没有什么瓜葛,和南洋其他派系关系也很一般。事实上,张之洞,属于清政府重点扶持的清流派,实际上已经自成体系。南洋重臣沈葆桢虽然和湘系渊源很深,但和湘系闹的非常僵。倒是南方的两广地区和李鸿章走的比较近,特别是李鸿章的弟弟李瀚章担任两广总督时,两广其实从属于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