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从多个方面,探究诸葛亮形象神化的原因,被百姓所敬仰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玉兔说历史的《从多个方面,探究诸葛亮形象神化的原因,被百姓所敬仰》,希望大家喜欢。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诸葛亮草船借箭、设坛借东风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卓越的智慧与才能让百姓赞叹不已。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建有武侯祠、武侯庙。每年慕名前往参观者众多。事实上,多数人对于诸葛亮的了解并非来自于严谨求实的史料,而是通过小说、戏曲等形式获知的。
在我国的许多民间创作中其形象却被赋予了神化的色彩。与历史中那个谨小慎微的诸葛亮已有了巨大的差别。民间用一种传奇浪漫的手法让诸葛亮这样的历史人物的形象逐渐被神化了。不过诸葛亮形象的神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合力的结果。
一、正史为诸葛亮的神化提供了可能
从现有史料可以看出,诸葛亮确实拥有着过人的才华。首先,他具有远见卓识,对于局势发展具有较强的预见性。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提出了《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在对时局进行精确分析的同时还针对刘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在当时纷繁复杂的局面中,能对局势有如此清晰的认识,足见诸葛亮的眼光的长远。刘备正是依据诸葛亮的战略构思,先是夺取了荆州,之后又逐步夺取汉中、四川,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其次,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刘备在未将诸葛亮收入麾下之前,连立足之地都没有,总是带着自己的队伍辗转各处,投奔他人。然而,正是在诸葛亮出现之后,刘备集团的形势逐渐发生好转,不再是被动地挨打,而开始赢得战争的主动权。
刘备去世后,又是诸葛亮稳住了大局,为刘备集团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转机。然而当诸葛亮北伐途中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后,蜀国实力逐渐减弱,最终灭亡。刘备集团每一次面临重大转折,诸葛亮都有参与,并且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诸葛亮拥有着超凡的智慧,他常常根据实际状况和作战需要,在战争中进行发明创造。就诸葛亮自身而言,他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战役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天气、地势、作战心理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准确预见局势发展并多次取得战争的胜利。
诸葛亮的所思所想以及所具备的学识和经验早已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认知范围,对百姓们来说,木牛流马、连发弩等发明创造是神奇之物;预知战事、“呼风唤雨”更是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事。因此,在人们街头巷尾的议论中,诸葛亮便逐渐被神化了。
二、百姓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在三国之后的中国历史上,朝代不断更替,战争频发,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分裂的状况多次出现。西晋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完成了统一,但政权却极不稳固。朝廷内部宗室、皇族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斗争;北方少数民族也不断发动叛乱,内忧外患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司马睿虽之后在南方地区又建立了东晋政权,但国家实力已远不能和之前相提并论。紧接着的南北朝时期,局势更加混乱,除了各小国之间为争夺土地、资源而不断进行战争外,整个南朝和北朝也始终处于对立状态,到杨坚灭南朝陈建立隋朝为止,这一分裂状态持续了一百六十九年的时间。
即使在隋唐时期,虽然相对而言国家较为统一,形势比较稳定,但也经历了一些局部性的战争。而到了南宋建立后,南北对峙的局面再次出现,期间北方少数民族多次南攻,使以“汉”为正统的南宋政权面临危机,最终北方蒙古族取代南宋建立了元朝,成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大一统政权。
之后的明、清两个朝代,虽一直维持着国家大一统的局面,但期间所进行的战争数量也不少。频繁的战争、动荡的局势使普通老百姓缺衣少食、居无定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作为个体的普通人在这样的大时代中充满着无力感,他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也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
艰难的生活环境使人们越发想念历史上那些能给百姓带来安定富足生活的贤君能臣,而诸葛亮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诸葛亮在世时采取了多种措施使蜀汉地区在战乱不断的大背景下保持了繁荣和稳定的局面。
三、统治阶级的需要
神作为先民解释世界的产物,从产生之初便被赋予了敬畏和庄重的色彩。神的存在,让封建时期的人们相信“人在做,天在看”“抬头三尺有神明”,进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约束。神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神”所产生的作用的变通和应用。
一个人作为个人形象出现在社会之中时,其影响力是具有局限性的。他的智慧与能力只能影响或扩散到周围与之相关联的人和事物。而当他以神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其思想或意志便不在代表个人,而是“天命所向”。
其行为动作产生的结果也不再是个人行为,而预示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这时能量便具有了普遍性。此时,百姓对“神化”人物一方所推崇的价值观、社会制度的认同和遵守就不再只是对某个利益集团的选择和投靠,而是在遵循上天的指引。
也正是由于“天命所赐”“天命所归”,这种制度框架并不是单纯地靠统治者的控制或刑罚来维持,而是具有了不可抗拒性。因此,人们便甘心情愿地遵守并努力维护着制度的完整。基于以上所说原因,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常借助神化人物来推行主流思想和价值观。
历代统治者都十分看重诸葛亮身上所具有的“忠君爱国”的精神品质。诸葛亮自出山之后,感念刘备知遇之恩,竭尽心力效忠刘备。在刘备南征北战建立政权的日子中,无论形势如何变化,诸葛亮始终追随刘备,从未有过二心。
北魏曾派王朗、陈群等人写信劝降诸葛亮,被诸葛亮坚决予以驳斥;效忠于东吴的诸葛瑾曾以兄弟之情劝说诸葛亮留在江东,也被诸葛亮委婉拒绝。
在政治上,他勤于政务,事无巨细,不敢有丝毫倦怠。军事上,他亲自领兵平叛乱、征南蛮;他将“复兴汉室、还于旧都”作为毕生的目标,六出祁山,进行北伐。过度的劳思、超强的负荷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病逝。诸葛亮用自己的一生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了最好的诠释。
中国古代的君王希望拥有像诸葛亮这样勤于政事又忠贞守节的臣子。诸葛亮形象的神化使诸葛亮的身份与地位被抬到了神的高度,而神所具有的崇高、威严被赋予到了诸葛亮这个个体身上。
此时,忠君爱国便不再只是诸葛亮个人的优秀品质,而是全社会都应遵守的价值规范,封建统治者借助神化的力量使符合自己统治需要的价值观以一种精神约束的方式得到推广并被民众所接受。
四、文人墨客的推崇
诸葛亮形象的神化,与文人墨客对诸葛亮的推崇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追求。诸葛亮这几点几乎都做到了。于此,他注重自身修养,清心寡欲,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
于是,诸葛亮同家人始终保持和睦的关系。诸葛亮与兄诸葛瑾虽效忠于不同的政权,但兄弟之间感情却一直很好。诸葛亮对于自己的孩子,也十分关心,非常注重培养和教育。在诸葛亮的教育影响下,其子孙都十分优秀,他们的才德同诸葛亮一样被百姓所敬仰;
于国,蜀汉政权的建立与发展与诸葛亮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刘备时期,他从事外交活动,忙于政务,巩固和发展后方。幼主继位后,诸葛亮身居高位,蜀国大小事务,都由他处理。诸葛亮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蜀汉政权;
至于“平天下”的追求,诸葛亮一直都有。早在隆中耕读时期,诸葛亮就已立下抚百姓、安天下的大志向。进入仕途后,他又将“复兴汉室,还于旧都”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可以说“平天下”的理念是贯穿诸葛亮的一生的。
诸葛亮很好的诠释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而这句话所说的正是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除此之外,诸葛亮与刘备这对君臣间“鱼水相依”的亲密关系也是文人所羡慕和向往的。
正是基于对诸葛亮的倾慕,文人会常常将诸葛亮作为素材,通过小说、诗歌等多种形式进行表现,这使诸葛亮的形象有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更被大众所知晓。
也正是出于对诸葛亮本人的崇敬、对诸葛亮人生经历的憧憬,文人在作品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诸葛亮的形象加以美化,久而久之,诸葛亮作为普通人的方面被渐渐淡化掉了,而其超出众人的特质被不断突显和强化,使他被推至了神的地位。
五、总结
诸葛亮形象的神化,经历了一个世代累积的过程。历史人物诸葛亮去世之后,民间关于他的传说故事不断增多,其形象开始逐渐偏离史传中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他是带有神异怪诞色彩的奇人;隋唐时期,百姓推崇、文人敬仰使诸葛亮的地位被抬升至神的高度;宋元时期,他成为相貌非凡、本领高强的道家神仙;《三国演义》之后,诸葛亮被定型为用兵如神、料事如神、智慧卓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奇人。
诸葛亮神化中所包含的不仅是民众对于诸葛亮个人的喜爱和怀念,也透露出古代老百姓对于自我生活状态的认知和期盼。从诸葛亮形象神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把握历史形象向艺术形象变化的规律,还可以由此窥见各个时期人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这都有助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更好的了解古代社会人们的行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