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明代的大学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正义史君的《明代的大学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希望大家喜欢。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泛指能够进入学堂读书的古代官僚贵族子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学士一词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由最早的读书人变成了有学问有涵养的文人雅士。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学士一词再次得到了升华,也得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认可,在那个时期,学士一词也变得正式化和官方化,泛指通过某种技艺得到朝廷赏识入朝为官的官员。到了唐朝,学士也是泛指有学识有涵养的官员,与前朝不同的是学士可以参与朝政。
因此“大学士”这一称呼也是发源于唐代,在唐朝,封建统治阶级将大学士这一称呼定为官职的名称。大学士在唐代是一种官职的称谓,那么明代的大学士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角色呢?学士和大学士这类的称谓在意思和角色上大体经历过几次的演变。下面将通过分析大学士演变过程得出明朝时期大学士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唐代的大学士官职和明代的大学士官职之区别
在唐代,所谓的大学士实际上并非是指学识涵养高的官员,而只是一种荣誉性的称谓,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一品以上的官员兼领,不过在唐代却因为大学士一词的出现而专门设置了文史方面的官职:
比如修文馆学士、集贤院学士等,这些都是属于文官官职,都是专门编修史书宫史等文集的官职。往往这些文史方面的官职却是由宰相等高官兼任。
因此在唐代,宰相也有“院学士”和“大学士”等称谓。后唐中宗时期,这类官职的称呼以及修文馆等都被重新命名,原来的修文馆改成了崇文馆,崇文馆也在之后的元明清等朝代所沿用,而后面的集贤院也被更改为昭文馆。到了唐朝末期,这些学士的头衔还是由宰相兼领。因此,在唐代也就崇文馆大学士这一官职和明代基本相似。
唐代之后五代十国也大体沿用了唐代的学士官序,只不过在唐代的基础上增加了金銮殿大学士,后来的宋代也是沿用了这些学士官序,大学士的头衔依然由宰相兼领,象征着荣誉,而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的。因此在唐宋时期,大学士只是一种象征荣耀的头衔,并非是只有才华出众的人才可以担任,而且获得大学士的头衔也可以不用通过考试。
明朝的大学士:君权强化的一大产物
明朝的大学士和前朝的是完全不同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因为明代朱元璋一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废除宰相的职位,并且严令以后的明代储君都不可以设置宰相丞相等职位。
朱元璋这一做法主要是吸取了前朝宰相专权乱政导致国家社稷颠覆,他认为宰相的权力过大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强化。因为没有了宰相一职,朱元璋每天的任务也就变得繁重不堪,宰相在朝廷中相当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的中心枢纽,很多事情都是由宰相先大略筛选,宰相能够决定的由宰相完成,宰相无权决定的再奏上意,可是朱元璋把他废黜了,这时就需要一个类似于宰相的职位来分担朱元璋的工作量。
于是朱元璋想法重新设置一个类似于宰相的官职,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下设殿阁大学士来分担自己的工作,明代的殿阁大学士在前朝是没有出现的,可以说这是朱元璋的首创。殿阁大学士比较特殊的就是它只是相当于皇帝的顾问,而没有实际权力,放在今天也就是相当于秘书。
在殿阁大学士创立之初,他的地位是很低的,甚至都没有官序,平时的任务就是相当于点读机和打印机、传输机等,后来朱元璋觉得殿阁大学士还不错,地位也从没有官序变成了正五品。平时可以兼任尚书等职,这样一来,大学士的官序由原来的五品升为正一品,所以当时的殿阁大学士也就相当于宰相。
到了朱棣这一代,也没有设置宰相的官职,而是沿用殿阁大学士这一官制,在此基础上设置文渊阁,文渊阁又称内阁,职务和殿阁大学士差不多。
无论是文渊阁还是殿阁大学士,在明代都是可以向皇帝献策和助理日常事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官职相当于分担了宰相的职权,可以一定程度地参与政治,相比唐宋时期的文官性质的大学士官职,明代的大学士权力有所增加。
另外,在明代,因为宰相的职位被废黜,导致六部的任务繁重,因此后来除了有文渊阁等还专门设置了以挑选侍讲、侍读学士进入内阁参加机务,而内阁的主要负责人一般都是大学士。内阁里面的大学士实际权力才高,内阁之外的大学士其实并无太多的实权,这点跟唐宋时期相似。
到了明代中期,内阁的实权逐步扩大,虽然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先后增加了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东阁等大学士以及专门帮助太子处理事务的文华殿大学士,可是这些学士在职权上并没有进入内阁工作的大学士高。
就明代的这些大学士官职来看,唐宋时期的大学士的角色更加贴合现代的大学士。
在现代,所谓的学士是通过完成学业之后参加高考等考试获得入学资格并且在学校完成相关专业的学习获得学分完成论文答辩的大学毕业生,学士是一种学位,而唐宋时期的学士也是一种象征性的头衔,而且一般都是高官兼领。而明代的学士实际上是一种秘书性质的官职,主要就是向皇帝献策处理日常事务。
文华殿大学士
在明代,文华殿大学士一个除了内阁大学士之外最为吃香的大学士,也是职位高于除了内阁成员的学士之一,那么为何会这么说呢,因为文华殿大学士是专门负责教导教育未来的储君的,是明代三阁三殿中的一殿。
到了明代中期,文华殿大学士不仅辅助太子,也是参与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文华殿大学士在今天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专门培养国家栋梁的高级学府。
明代中后期,武英殿大学士的职权逐渐超过文华殿大学士。在明代,很多储君都是比较年幼的,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太孙,因为他们年幼无法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所以基本上他们的事务都是交给文华殿大学士辅助处理的,而太子等都是未来的帝王,文华殿大学士长期和太子相处,对太子未来的政治方向是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后来文华殿大学士从辅助太子逐渐变为除了内阁之外专门分担帝王的工作的官职。
结论:
综合来看,明代的大学士地位相比前朝是有提高的,不仅有品级而且还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成为帝王身边的秘书班子。
明代大学士的角色之所以有变化,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废黜宰相,由六部直属皇帝,对皇帝负责,朱元璋的任务也变得繁重,朱元璋不得不强化大学士的地位,组成顾问班子,但是又不给这些顾问任何职权。
到了明代中期,帝王离不开顾问班子,帝王每天又必须处理大量的奏折,比如朱棣,朱棣长期超负荷工作,所以在登基不久就落下了很多疾病,者迫使朱棣不得不扩大大学水阁臣,从而形成了由大学士组成的内阁。内阁首长也就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政府首脑,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中心枢纽。
因此明代的大学士在一定意义上是既扮演着皇帝的秘书也扮演着政要,虽然没有进入内阁的学士品级不是一品但是是有机会进入内阁的。明代的大学士官制也影响了后来的清代,清代大体上沿用了明代的制度,皇帝的一些事务也基本上由大学士成员来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