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两者相生相克1千多年,朱元璋:是时候了,胡惟庸族灭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青山古史今说的《两者相生相克1千多年,朱元璋:是时候了,胡惟庸族灭》,希望大家喜欢。
文/花开无田
丞相一职来源于战国时期的相国,秦朝建立后又位列三公之首,自公元前221年开始,虽然历经王朝的几次弃用,可丞相一直是个存在感强的官职。
比如秦朝丞相李斯,和郎中令令赵高联合发动沙丘政变,伪造诏书逼迫公子扶苏拔剑自刎,害死名将蒙恬。
汉朝丞相萧何,刘邦对其高度评价,在处理政事方面难出其右,开国著名功勋。继任者陈平、曹参,也都是数得着的能臣,为汉朝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
东汉末年的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也是丞相的官职,唐朝时期的左丞相房玄龄、右丞相杜如晦,世人根据他们处理政事的特点,将他们称为“房谋杜断”。元朝右丞相阿合马,因为被刺杀显名于世,也算是死得颇有价值的一位丞相了。
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仿照元朝设立左右丞相,左丞相为尊,右丞相为次。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曾担任过左丞相,尽管徐达在军事方面是所向披靡,政事方面却是一窍不通,不过这也能看出来朱元璋早期就有弱化相权的心思。有明朝萧何之称的李善长却在一开始被任为右丞相,后来朱元璋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把左丞相位置留给了李善长。
直到明朝一个人的出现,让断断续续存在一千六百多年的丞相彻底废除,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事务直接交由皇帝审核。这个人就是中国最后一位丞相胡惟庸,一个大奸似忠的小人,我对胡惟庸的厌恶来源于他最开始的上位手段。胡惟庸的出生年月不详,只知道是安徽凤阳定远人,在1355年投奔了朱元璋的义军,担任主薄、知县这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官职。不想就此埋没的胡惟庸用二百两黄金贿赂当时管理政事的李善长,由此搭上了李善长这棵根深蒂固的大树。胡惟庸的黄金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胡惟庸从此青云直上、官运亨通。
1364年,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在李善长的极力引荐下,胡惟庸得以升任为太常寺少卿,不久就又升为太常寺卿,正三品的官衔。胡惟庸的巴结谄媚之术强大,李善长的政治地位也可见一斑,总之胡惟庸就是飞黄腾达了。
1370年,胡惟庸进入中书省,担任参知政事这种辅助官职,也算是位极人臣。三年后,时任明朝右丞相的汪广洋被贬去广东,胡惟庸得以用中书左丞的官职独揽中书省大权。大概是看到胡惟庸的精明强干,朱元璋在相位空虚的时候又仔细考察了一番,不久胡惟庸就被提为中书省右丞相。
等到1377年汪广洋被调回京城后,朱元璋将右丞相的位置留给了汪广洋,左丞相则是交给了能力卓越的胡惟庸。虽然中书省是左右丞相共同管理,但汪广洋自知不得朱元璋的信任,加上刚刚调回京城,不再用心管理政事,这样一来胡惟庸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独相。从1373年独揽相权一直到1380年被废,胡惟庸总共做了长达七年的丞相,能够在吏治严厉的情况下存在了七年,我们必须承认,胡惟庸不算是碌碌无为的庸碌之辈。
“明朝韩信”徐达和“明朝张良”刘基对胡惟庸的人品十分厌恶,刘基碍于自己是浙江人的身份,在淮西勋贵遍布的朝堂上无法言声,痛斥淮西籍官员胡惟庸,无异于是在向淮西勋贵宣战。淮西出身的徐达就不用顾忌这个,再加上徐达是武将之首的身份,朱元璋和他的关系匪浅,徐达经常在朱元璋面前直言胡惟庸人品欠佳。
对于威信颇高的徐达,胡惟庸特别想和他搞好关系,可徐达对他一直是置之不理,甚至避之不及。胡惟庸也不是没想过陷害徐达,可当他贿赂徐达管家福寿时,福寿立即这一事情告诉给了徐达。常年征战沙场的徐达,不愿卷入朝堂的勾心斗角,他没有问罪于胡惟庸,只是一再向朱元璋强调,胡惟庸不具备做丞相的资格。
既然奈何不了德高望重的徐达,胡惟庸将矛头指向同样反感他的刘基,最为要命的是,朱元璋曾在任免丞相一事上,询问过刘基的意见,刘基坚持表示胡惟庸没有丞相的器量,还是李善长最为合适。对于这件事情胡惟庸耿耿于怀,刘基也明白胡惟庸对他恨之入骨,在归养青田乡里的时候,刘基韬光养晦,闭口不谈政事。可是即便刘基再怎么避免和胡惟庸冲突,依旧被胡惟庸谗言陷害,几次险些被处死。
1375年,胡惟庸奉命为病重的刘基送药,刘基喝下药后很快毒发身亡。关于刘基之死,史书上谜云重重,有说是胡惟庸的自作主张,也有说是朱元璋的私下暗示。不过再怎么说,胡惟庸和刘基的死逃不了关系,并且在刘基死后,胡惟庸的党羽还逼迫刘基之子刘琏坠井身亡。
1379年,占城使者来进贡,胡惟庸不知是粗心还是有意,没有上报给朱元璋,这为朱元璋找到了借口。震怒之下的朱元璋怒斥朝臣,胡惟庸和汪广洋磕头谢罪,将责任都推给了礼部,礼部又把责任推回了中书省。中书省和礼部相互推诿的场景让朱元璋更加气愤,他直接下令将牵连此事的大臣关进牢狱。三个月后,中丞涂节弹劾胡惟庸毒死诚意伯刘基一事,朱元璋命令三法司、锦衣卫一番勘查,坐实了胡惟庸谋逆的罪名。
1380年,朱元璋亲自审问涉事大臣,不久后以谋反罪诛杀左丞相胡惟庸,夷灭三族,将胡党党羽官员尽皆处死。然而胡惟庸案远P没有结束,开国元勋李善长、蓝玉、陆仲亨、费聚牵连此事,除李善长自缢身亡,其他大臣都在闹市中问斩。胡惟庸案延续十多年,朱元璋借此肃清逆党进行大规模杀戮,株连者三万多人,十几年都没安生下来。
为此朱元璋公布《昭示奸党录》,向民间宣布谋逆的官员名单,胡惟庸认罪后,朱元璋罢免中书省,将六部尚书从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六部事务直接对皇帝负责,朱元璋还留下遗训,明朝皇帝都不准设丞相,有臣子敢请求设立丞相的,判处重刑。
其实丞相的废除,不是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胡惟庸案只是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几千年来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参考资料:《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