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古陶博物馆的金乌瓦当,为何是镇馆之宝,只因三个“难得”的原因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黎庶文史V的《古陶博物馆的金乌瓦当,为何是镇馆之宝,只因三个“难得”的原因》,希望大家喜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数百家之多,其中不乏一些颇有看头的专题博物馆,比如大观园旁边的古陶文明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也是专家学者和陶器文化爱好者的必去之地。值得一提的是,该博物馆有一件特别的瓦当,被誉为“镇馆之宝”,究竟它有什么奥秘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说古陶文明博物馆,因为它绝对让您大开眼界。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古陶文明博物馆于1997年建成开放,并且在开放之初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凭借着3000多件古陶文物,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陶器文化专题博物馆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古陶文明博物馆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展览,比如"彩陶渊薮","瓦当大观"和"古陶序列"等。另外,也为专家研究古陶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不过其中最让人惊奇的还是该馆的“镇馆之宝”—西汉金乌瓦当。
对于瓦当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屋檐上的部件,不仅能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还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古陶文明博物馆的这件瓦当为圆形,直径约21.5厘米,厚度约4.5厘米,因为中间浮雕了一只金乌而得名“金乌瓦当”。或许您看到这里就纳闷了,一块“破瓦”有什么稀奇的呢?其实,这件瓦当意义非凡。
第一:代表甘泉宫。
据博物馆的专家介绍,这件金乌瓦当出土于陕西淳化的汉代甘泉宫遗址。在《汉书·郊祀志》中记载,“(武帝)作甘泉宫……而置祭具以祭天神”。由此可见,甘泉宫是武帝时期的祭祀场所,因此它的修建规模必然不一般。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古专家们对甘泉遗址进行了考察,发现它北面的城墙就长达1900多米,同时专家们还发现了灰烬,也佐证了甘泉宫毁于大火的记载。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再现甘泉宫的辉煌,但通过出土的瓦当还能想象它昔日的庄严肃穆。因此,这件出土于甘泉宫遗址的金乌瓦当,就成为了它的最佳代言人。
第二:代表图腾。
在《山海经》中记载,金乌即三足鸟,是古代神话中的驾驭日车的神鸟。在考古发现中,金乌不仅出土过三足的,还有两足和一足的,比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上就有一只二足金乌,也算是一种图腾的象征,因此金乌瓦当上的金乌也可以说是一种图腾。值得一提的是,史料中记载金乌“可以御火”,也就是能起到防火作用,故此,古人在瓦上刻上金乌,或许也是希望它能御火,但结果表明金乌并没起到防火作用。
第三:祈求光明和美好。
上文提到,甘泉宫是汉代祭祀的宫殿,但其实它作为祭祀场所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即“黄帝以来祭天圜邱”。另外,秦朝时还在此修建了林光宫作为祭祀宫殿,后来汉承秦制又沿用该处作为祭祀宫殿,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命名为甘泉宫。如今,考古专家们在甘泉遗址不断能出土秦砖汉瓦,以及其他的祭祀遗迹,说明古人通过祭祀祈求光明和美好是一种传统礼制,让我们对古人的思想文化也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不管怎么说,每一件文物都是独独一无二的,哪怕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也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不仅值得我们去收藏,也更值得去深入研究,发现其中的奥秘所在,从而去探明千百年前历史的真实面貌。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