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煤油灯”民国时期就已经有电了,为什么后来又点了40年煤油灯?

“煤油灯”民国时期就已经有电了,为什么后来又点了40年煤油灯?

时间:2022-09-23 12:55:21来源:丹宝星辰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丹宝星辰的《民国时期就已经有电了,为什么后来又点了40年煤油灯?》,希望大家喜欢。

前几年,网上流传了一张由美国卫星拍摄的 "全世界的夜晚灯光亮度比较图",如果一个地方夜晚依旧灯火通明、华灯照耀,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可以大致判定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能力。 白日里的太阳躲起来了,傍晚的晚霞也逃走了,夜晚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只有几缕清冷的月光和散落的流萤, 灯在这时候就成了我们的生活必需品。 现如今,我们可以畅快地打开电灯照明,丝毫不担心电灯会带来难以承受的生活开销,但 在民国时期点亮一盏电灯却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奢望。并不是因为民国时期没有电,其实,电在民国时期就已经被外国人引进了中国,但当时的人们却还是继续点了40年的煤油灯,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在有电灯的时候还选择使用煤油灯呢? 1. 背后无尽心酸 1831年,法拉第发明了电磁感应,电也随之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从此 人们进入了电器应用时代。 但那时相对封闭落后的中国最早的通电是已延后到了清光绪五年(1878),在上海英国殖民者为了欢迎路过此地的美国总统格兰托时用了一个小型的引擎发电机。 那应该是中国首次应用电。之后在清光绪八年(1882),由英商在上海投资建造了中国内地的第一座电灯厂——乍浦电灯厂。晚了这么多年,中国终于拥有了照明电供应能力。但在 早期电的供应话语权是完全掌握在众殖民者手中的,电价更是随意由他们支配。 而作为电的消费者中国却 只能听之任之,因为中国当时还不具备管理电的专业人才。 无奈高昂的电费也是普通人家难以承受的,况且那时中国的很多偏远乡村地区仍旧没有实现全部通电,就算在有电的较繁华的东南沿海城市一带, 停电也是家常便饭。 电被引进中国初期,大众们尚且还对其抱有新奇之心,但新鲜劲儿一过去,人们认清事实,也只能选择又再次回到从前的煤油灯生活。电网的不完善、电供应的不稳定、电费的高昂就像民众们身上的三座大山,压得他们完全喘不过气来。更让人烦心的是,家里有条件的,如果夜里照电灯太晚的话,让检查的人发现是会被警告受罚的。

富裕的家庭不能多用,贫困的家庭更不敢用。各种权衡之下,本以为会被电灯迅速淘汰的煤油灯又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反而是先进的电灯日益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近代以来,我们中国遭受了数不尽的掠夺,战火纷纷,动荡的中国更是放不了一张平静的书桌。尽管后来在我党的带领下,我们慢慢夺回了国家的主权,但回望国土早已支离破碎。 日日看着空荡荡的钱包更是让人们的脸上的笑容渐渐变淡,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是生活的常态,电灯这样的奢侈品是不会在普通人家的生活预算之内的。在那时,勤俭节约是国家、社会所大力提倡的优良美德。 这并非是空穴来风, 节约会成为那个时代的美德,难道只是领导人脑门一热决定的?当然是不可能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完全是因为眼前的苟且让人们不得不低头。二.远逝岁月的见证者 电灯淡去,煤油灯重登历史的舞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煤油灯是那段风雨飘摇岁月的亲历者、见证者。人们为柴米油盐发愁、对平静生活的向往等等都在煤油灯的注视下发生。 煤油灯,人们很少花钱专门去买一个,家家户户所用的煤油灯大多数是由勤劳能干的男主人 亲自动手制作而成。 以废弃的墨水瓶或是药瓶为底,并在里面掺满细沙,这样才能增加煤油灯的稳定性,灯芯模是用牙膏或白铁皮制成的,最后再用棉花布条做个细细的灯芯。无数废旧的物件都能在能工巧匠们手下生出花来。在夏日,黑夜总是很短,人们会 抓紧时间在白天里把活干完还能节约些煤油,但只要一到了冬季,那漫漫黑夜袭来,大人们还是要等到屋里黑透了才肯点上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小孩子在旁做功课,大人们也围着灯各自忙碌着家务活。 因为灯芯细,所以燃起来后那火光也只有豆子般大小。如果灯芯烧久了结成了炭块,大人们一旦看见了就会赶忙把炭块挑开,尽力节约一点煤油。 煤油灯日日照着,灯罩也慢慢地会变黑, 为了让煤油灯的亮度发挥到极致,人们都会定期的仔细擦拭灯罩 ,有时候黑的严重,常常要耗上十几分钟才能弄干净。"灯随人走"是夜生活的常态,要是有人换了活动的场所,要去厨房或是院子,他便会小心的护着灯转移地方,生怕风把它吹熄了,到时候又要费火柴来重新点亮,其他人只能在黑暗中静静等待。 有些不懂事的小孩子总会问,为什么不多点一盏灯呢?大人们只能只能苦笑着回答说:"小孩子家家不懂,财从细取,过日子,才能细水长流啊。" 就这样,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煤油用的慢一些,在那清苦的生活中,人们变得精打细算。 淡淡的清冽灯油味都是人们觉得奢侈幸福的味道。 在那时煤油习惯上被人们称为"洋油",供销商都会严格的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分配。这就无形地提高了在一个普通家庭中没有的地位。三.苦中作乐,亦是欢乐 越是过着清苦的日子,人们就越容易满足。那豆粒儿大小的光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日日在煤油灯下,油烟肆虐,大人小孩儿的鼻孔鼻窝总是黑乎乎的,人们互相看着也忍俊不禁。 夜幕降临时分,人们团团围住那盏小小的煤油灯,互相交谈着,分享着白日里发生的趣事, 没有战争的轰鸣声过着简单的生活就足以让人们喜笑颜开。暖暖的灯光下,人们的笑脸也显得更加温馨。

每天夜晚做完功课,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便是 "影子游戏",在灯下胡乱做着各种手势,欣赏着另一边的影子,天真的孩子们总是忍不住哈哈大笑。野地里低飞的萤火虫也会被孩子们捉来藏在被窝里玩个不停。 在那时,孩子们的童年或许缺少像现在这样各式各样的小玩具,但是 欢乐却从未缺席孩子的童年生活。 小小的煤油灯里深藏着过去心酸生活的点点滴滴,但那生活也只能遗存在我们的心底作为回忆。 现在我们国家真正实现了富强,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电灯也变成了人们触手可及的一个东西。 但我们依旧要忆苦思甜,牢记那段摇曳在煤油灯下的历史,让我们中国成为全世界夜晚最明亮的地方。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南方站长网 潍坊旅游网 白银理财网 大军事网 水缘网 58足球 功夫资讯网 科技金融网 霍林郭勒网 亚太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