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林彪派兵包围叛军184师,发布严令:坚决歼灭,不接受战场上起义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底层史观的《林彪派兵包围叛军184师,发布严令:坚决歼灭,不接受战场上起义》,希望大家喜欢。
林彪派兵包围叛军184师,发布严令:坚决歼灭,不接受战场上起义
1947年5月,东北野战军4纵司令员韩先楚接到了林彪一份电报,内容非同寻常:
“对奉吉线敌军,凡经过战斗打响者,即坚决歼灭之,勿中途接受不解除武装之起义。”(注:奉吉线敌军,指国军60军184师)
林彪的意思是说,如果遇到了,那就给我往死里打!不接受对方的临阵倒戈,给我全部消灭!
众所周知,我军为了减少士兵伤亡,对敌人尽量争取,能兵不血刃结束战斗的话尽量不硬拼。即使是对于曾经屠杀我军西路军的马家军,也没有谁下达过类似的命令。
这样来看,林彪此命令十分特殊,在军事史上都是罕见的。
东北野战军与奉吉线敌军到底有多大仇恨,才让林彪不惜代价要全部消灭?
这一切,要从滇军184师说起。
民国期间虽有张学良改旗易帜,实则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军阀割据现象始终存在,各省军阀为了利益杀得你死我活。但在那么多割据军阀中,滇军大帅龙云是个例外。
抗战爆发前,军阀混战,龙云心里比较有底,选择了偏安一隅,很少参与中原地区的军阀混战。因此,滇军的实力对于外界来说一直是个谜。
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入侵中国,以保存实力为首要任务的滇军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奔赴抗日前线,是骡子是马,到了拉出去遛遛的时刻。
在卢汉的带领下,滇军60军浩浩荡荡开赴前线。
陆军第60军总兵力4万,以卢汉(彝族)为军长,安恩溥(彝族)、高荫槐、张冲(彝族)分别为182师、183师、184师师长,出滇抗日。
遗憾的是,因为出发地距主战场较远,将士是步行赶到长沙再坐火车的,因此没能赶上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
不过由于日军攻势凌厉,滇军赶上了徐州保卫战。
1938年4月18日,滇军60军坐火车在台儿庄南站(车辐山)下车后,马不停蹄,直接开往运河东岸台儿庄以东的蒲汪、邢家楼(今邢楼)地区集结,打算接防汤恩伯20军、于学忠第三集团军的防地。
可是没有等他们赶到,汤、于两部就撒丫子撤了,日军两个联队4000余人带着30余门大炮,在2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捷足先登、乘虚而入。
4月22日,60军183师在陈瓦房遭遇日军第33旅团之第63联队,禹王山战役开始。
日军装备精良,滇军装备也不弱。
这是因为,云南是全国有名的“鸦片王国”,历届政府采取了“寓禁于征”的政策,鸦片收入惊人,占到财政收入的60%以上(20世纪30年代一度占到70%,年收入在8000),造成了云南省政府财力颇为雄厚。
其次,龙云非常重视军队建设。
龙云取代唐继尧,成为新任云南王之后,野心勃勃的他,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不惜血本从法国、德国、比利时、英国等国购买了许多先进武器。
有关资料显示,仅抗战爆发前一年,云南省的军费支出已达到一千四百多万,占了当地财政支出百分之五十还多。
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军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50年代和60年代平均在20%左右,最高时为26%。由此可见,滇军的军费支出到了骇人的地步。
武器装备方面,六十军不仅有从德国购进的克虏伯山炮,还有哈奇开斯气冷式高射机枪,这种机枪射速每分钟超过400发。
不仅如此,还配有普通、曳光、发烟、穿甲4种弹头,是中国军队所独有。
除此之外,每个连队还配备5挺7.9毫米重机枪,最高射速达到了每分钟800发,还有6挺轻机枪、3门迫击炮、8个掷弹筒、轻武器忽略不计。
除了没有坦克,其他方面绝对不亚于日本军队的配置。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在禹王山阻击战后惊呼:中国军队“火力比我们还猛”的缘故。
其次,禹王山是一座山,海拔800多米,整个一天然长城,这是淞沪战役和南京保卫战所不能比的。
中国最强大的陆军,60军的首场秀,轰轰烈烈上演了。
而日军也不惜血本,在此战中投入了5万精兵。60军四万云贵子弟在52军、59军、46军等兄弟部队协同参战下,与之血战27昼夜,而阵地寸土未失。
战斗打得相当惨烈,说它是绞肉机式的战役也不为过。据史料记载,整座禹王山战后被削平的土地,平均达20厘米以上。滇军在作战中的英勇,大大超过日军想象。
当时中国报纸报道,“滇军血战,大展神威”。日本报纸则惊呼:“自九·一八支那战事以来,遇滇军之猛烈,实为罕见”。
关于双方的伤亡情况,60军官兵阵亡13869人,负伤4545人,失踪130人。
日军方面,被歼灭12000余人,负伤23000以上,“所获战果之辉煌,完全超过第一次台儿庄战役。”
要知道,在抗战中,中国军队没有5:1的比例,一般不跟日军开战。而想要取胜的话,一般要有7:1的比例。
比如淞沪战役中日兵力比为4:1,伤亡比为7:1。日本投入兵力20万,国军投入精锐85万;伤亡日军4万,国军30万(日军称40万)。
即便放眼当时全国的抗日战场,这样的漂亮仗也不多见,此战之后日军甚至谈滇色变,表示对方的火力比他们还猛。
当然,滇军的强悍除了装备精良,与云南社会实际状况不无关系。
中国内地一直实行三纲五常的儒家教育,还对兵器进行管制,禁止兵书,长此以往人民的反抗精神消磨殆尽。而云南和广西一带,属于西南边陲,那里天高皇帝远,统治力量薄弱,所以广西、云南民风彪悍,两省子弟兵战斗力超强。
比如,历代政府不许百姓习武,不许私藏盔甲,而在云南,很多百姓家里有盔甲,而且还都以家里的武士为荣(主要是彝族)。
龙云就是彝族人,60军军长卢汉是彝族人,3个师长有两个是彝族人。60军总兵力4万余人,其中彝族将士2.4万人,占总士兵的60%。
彝族自古就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彝族社会由家支制度构成基础。各家支往往为了土 地、财富、奴隶、婚姻等大动干戈,彝族称作“打冤家”。彝族武士在社会中拥有较高的地位。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云南子弟爱国热情很高,他们为了保家卫国才视死如归。无论如何,滇军打出军威,作为滇军主力的184师,表现也可圈可点。
1938年《云南日报》报道:"28日晨,184师在禹王山上与日军发生猛烈激战,肉搏20余次,歼敌千余。
总体来讲,184师阵亡旅长一人、团长5人、营连长百余人,团长潘朔端身负重伤。此战之中,184师以1000多人的伤亡,毙伤敌人3000多人,取得了惊人战绩,被称为“虎狼之师”。
然而正是这支虎狼之师,却在内战中陡然“失去战斗力”,宣布起义。
前面说了,一支军队的战斗力跟他的士气有关,士气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
抗战的目的是保家卫国,所以60军官兵作战勇敢,视死如归,战斗力强悍。蒋介石发动内战之后,还是这支军队,就前后判若两支。之所以若此,是因为蒋介石发动内战,是兄弟相残,让生灵涂炭,是不得人心的。
而滇军在内战战场上,不愿意为蒋家王朝当炮灰,不愿意做无谓的牺牲,精神面貌大不相同,士气低落,战斗力大大下降。
所以才会有滇军外战内行,内战外行的说法。
184师起义,除了官兵不愿意打,还有以下原因。
一是原来的师长张冲在1937年,就跟中共取得联系,被解职后1945年到了延安,后来加入中共。
张冲虽然离开,但184师的指挥官还是其手下,能不受他影响?
其次,184师当时的师长潘朔端充满正义感,禹王山阻击战时,身为团长的他受伤在武汉养伤期间,和同一病房的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中共党员苏石泉相识。
后来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负责人罗炳辉将军相遇,思想逐步发生了变化,开始心向共产党,反感国民党。
1946年4月,第60军被调往东北内战前线,第184师同往。
蒋介石对这支军队不放心,派一名姓张的少将参军和一名姓彭的少将参军,带着一支几十人组成的“谍报组”,还携带一部电台,在184师常驻,这让潘朔端超级不爽。
而且潘朔端的参谋长马逸飞早年就是共产党员,后来与组织失去联系,这时候他也想回到共产党,于是就鼓动潘朔端偷听延安广播。
不光如此,他还命令自己的副官将延安的广播每天都记录下来,整理成文件,让自己的团长、营长们学习。
1946年5月下旬,国共两军在四平地区展开激战,国民党军大败,184师官兵士气低落。
这时候,林彪送来了劝降信。而鞍山之战打响的时候,蒋介石不但不主动派兵增援,反而下达了一道“战至最后一人一枪”的严厉电令。
5月27日,形势急转直下,4纵将对驻守海城的184师完成合围。
眼看着184师成为瓮中之鳖,插翅难飞,潘朔端忧心忡忡、情绪悲观,彻底失去斗志,他将担负实际指挥的副师长郑祖志拉到一边,悄声说道:"老弟,这个仗真不能打了,打下去是让弟兄们陪葬,要不我们干脆起义吧!"
184师的团长们也觉得打下去是死路一条,同意了起义。随即,潘朔端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了第4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的手中。
韩先楚请示林彪后,停止了对184师的炮击,双方通过谈判,拟定了起义协议。蒋介石派来的两名少将参军,和众多谍报人员均被活捉的活捉,消灭的消灭。
5月30日晨,184师起义,接受解放军改编。5月31日早,师长潘朔端发出电报,通电全国,宣布184师弃暗投明,正式起义。
朱德总司令得知后,专门给184师官兵发来电报,称此举是:“揭和平之义旗,张滇军之荣誉。”
蒋介石得到消息气得大骂“娘希匹”、“早不投降,晚不投降,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投降……”
然而,在1946年10月31日,184师在乘车行驶到石人车站时,副师长杨朝伦却带着一千多人哗变了。
杨朝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原来,海城起义时,身为184师550团团长的他就不愿意起义,他看好的是国民党。关键时刻,杜聿明给他发电说,你只要归队,让你当师长!
我军对杨朝伦仁至义尽,让他当了副师长,但是他觉得还是当师长来劲,而且国军那里待遇高。因此,他表面上起义,背地里在等待时机,组织哗变。
于是,当他乘坐的列车到达石人车站,就带走了1300人。184师几乎被掏空,只剩下两个连的兵力。
为何杨朝伦能一下拉走这么多人呢?当时起义的184师官兵中,只有六分之一的人是真心起义的,其余的都是被动起义。
得知杨朝伦“反正”,蒋介石欣喜若狂,立即重组184师,师长为陈开文,杨朝伦只担任了副师长。
冤家路窄,仅仅在一年之后,184师再次与东北野战军狭路相逢。
184师驻守梅河口,对手正是韩先楚。
当时韩先楚的4纵兵力完全压倒敌人,除了第四纵队10师和炮兵团,还有第三纵队7师、9师各一个团,以及辽东军区两个野炮团。
国民党军队一向以装备精良著称,但是这次我军的火力是184师的数倍,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
有了林总的不接受投降的命令,韩先楚兴致勃勃,要过把瘾。
5月24日早晨,韩先楚向所属部队下达了总攻命令。辽东军区两个野炮团的大炮首先发威,炮弹呼啸着射向敌军阵地,将梅河口变成一片火海。
第四纵队的28团、29团两个主力团在炮火掩护下,呐喊着一个个像下山猛虎一样扑向敌人的核心阵地。
此刻,驻守梅河口城内6000国军官兵一个个陷入癫狂,因为他们知道解放军不会放过自己,投降之路是不通的,既然如此,还不如死的更男人些。
因此,这支以不怕死著称的滇军部队再次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四纵10师向火车站发动了5次冲锋,都被敌人工事里机枪火力给打退,让我军付出极大代价。
最后,我军战士急中生智,利用障碍物贴近敌人的碉堡,用点燃炸药包,将敌人的碉堡炸飞上天,这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时候,第三纵队7师、9师两个团也投入战斗,我军从南、东、东北三个方向压缩包围圈,184师插翅难逃。
5月28日下午4点,总攻开始,经过几个小时惨烈的战斗后,变色龙184师终于全军覆没,少将师长陈开文被俘。
可是杨朝纶却绝处逢生,逃之夭夭。
184师一次起义,一次被打垮,这个番号也够晦气的了。但是杜聿明不信邪,认准了这个番号,再次重建184师,杨朝纶大难不死,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担任了该师师长。
重新组建后的184师还是在东北打转,对手还是林彪,日子绝对不好过。重建后的184师调归第6兵团直辖,并于1948年3月开赴锦州驻防。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挥师南下,冤家再次相逢。结果184师再次全军覆没,锦州失守;不过杨朝纶命大,再次成为漏网之鱼。
之后,184师第4次重建,但是在天津再次遭遇厄运,杨朝纶这次没有跑掉,被我军俘虏。
杨朝纶自己知道罪孽深重,等着被枪毙,可是最后等来的却是被释放的消息。
因为我军即将进军大西南,为了以最小代价取得解放,中央决定释放一批被俘的滇军将领,杨朝纶自然也跟着沾光,被释放回家。
回到云南的杨朝纶并未痛改前非,而是继续为非作歹,打算制造动乱,最后在1950年被人民政府给镇压。
这个对国民党死心塌地的家伙,终于实现自己的愿望,为蒋家王朝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