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摄政王载沣的退休生活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周山文化的《摄政王载沣的退休生活》,希望大家喜欢。
载沣(1883年—1951年),光绪皇帝的弟弟,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溥仪的亲生父亲,末代摄政王。
载沣生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
辛亥革命爆发后,隆裕太后(光绪帝皇后)认为摄政王载沣理政不力,命令他辞职。载沣性善平和、不喜争斗。
1911年12月6日,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宅第生活,享受醇亲王的待遇。这一年,载沣29岁。辞职后回到家中,他感觉十分轻松,并且乐呵呵地对家人说:“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末代摄政王载沣的退休生活正式开始。
1928年,载沣迁往天津幽居。
1932年,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建立“伪满洲国”,载沣拒绝日本人劝降之要求,并怒斥溥仪投靠日本,但此后醇王府的一切开支则由伪满“内廷”拨付 。
载沣安于现状,只希望政府保持对清廷皇室的优待条件不变,没有更高期待。
日常生活中读书、看报、写字、有时也写日记。醇亲王府中一切大小事务都是由他的母亲刘佳氏管理、安排,载沣基本上不管不问。载沣十分喜欢文学,每天必读《资治通鉴》,在炎热夏天的晚上,载沣便领着孩子在院子内,指着天空,给孩子们讲解宇宙中的星辰,把看到的天文气象比如日食、月食的图形用工笔画下来,记在每天的日记里,每天的生活便是读书、陪孩子,可以说这几年载沣的生活很幸福。
尽管载沣很想过上与世无争、远离纷扰的生活,但是,这样一个政治背景深厚的人物,肯定会被一些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找上门的。
1912年9月10日,正在北京的孙中山亲赴载沣家中,载沣亲自把孙中山迎进亲王府的大书房“宝翰堂”中。两人刚开始会谈时,载沣有点紧张、不很自然。孙中山对载沣辞去摄政王的举动充分肯定;孙中山对载沣不问政治、不参加复辟活动给予赞许。载沣与孙中山的会谈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气氛较为融洽,双方都比较高兴。临别时,孙中山将自己的一幅照片赠给载沣,还在照片上亲笔题字:“醇亲王惠存,孙文赠”。
载沣退休后,宅于府中,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读书看报之余,情感需求自然必不可少,但与嫡福晋幼兰志趣不投,爱好迥异。载沣决定纳妾。
1912年,载沣将邓佳氏迎入王府。那一年邓佳氏15岁,成为载沣的侧福晋。
1942年,邓佳氏轻微肺结核,没有接受医疗,后病情恶化去世,年仅45岁。载沣内心无比悲痛,此后至死没有续弦。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要将宣统帝溥仪从故宫中赶出去。载沣希望儿子溥仪能留居宫内,保留逊帝地位。在溥仪还没有被赶出故宫的时候,载沣到南苑驻军营地去了好几趟,试图说服冯玉祥放弃逼宫。
1932年3月1日,日本策划成立了伪满洲国,溥仪出任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改为满洲帝国,溥仪改称皇帝,年号为康德。载沣向来反对儿子与日本人亲近,溥仪到东北去了,载沣认为凶多吉少。载沣不相信日本人,他对儿子的处境忧心忡忡。载沣不但自己不去东北,还一直把最小的儿子、最小的两个女儿都留在身边,也不放他们去东北。1934年7月,因思念儿子溥仪,载沣到长春去了一趟。在长春住了一个多月后,回到内地,大部分时候都住在北京的王府。
载沣反对溥仪接受日本人的安排,但劝说儿子没有成功。
1942年正月,七弟载涛亲自组织张罗,为载沣举行了六十寿辰盛宴。载涛还请了马连良、孟小冬主演两出大戏。马连良演唱了一出《游龙戏凤》;孟小冬演唱了一出《盗宗卷》。载沣在众人簇拥中欣赏了两出大戏,笑容始终洋溢在脸上,不时发出朗朗笑声。载沣高兴地说:“这是我六十年中最快乐的一天!”
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0年,载沣把王府出售给国立高级工业学校,自己搬到东城魏家胡同46号,后又搬迁到利溥营11号居住。
1950年8月,载沣在得知溥仪在抚顺战犯所里接受劳动改造后,长舒一口气。
1950年冬天,北京异常寒冷。载沣双腿严重萎缩,身体十分虚弱。载涛带他到火锅店吃了一顿大餐,回家后病情急剧化。后来,糖尿病又并发尿毒症。1951年2月3日,载沣病逝,终年68岁。溥任和溥涛料事丧事,将中国末代摄政王载沣安葬在北京西郊福田公墓。
溥仪曾经说:载沣胆小怕事,难堪大任,无法给予儿子一点保护。
周总理曾这样评价他:载沣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主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他后来也没有主张对革命进行武力反抗,也没有站出来反对宣统皇帝逊位,这些表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