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大别山反清复明盟主投降洪承畴,余部拥立朱明后裔继续抗清三年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鉴赏史的《大别山反清复明盟主投降洪承畴,余部拥立朱明后裔继续抗清三年》,希望大家喜欢。
1644年清军入关,在随后的十几年中清朝逐步取代了明朝,在这十几年中除了清朝和南明两个政权之间的战争之外,民间的“反清复明”运动也一直没有停止,这些记载在史书或者地方志中有很多记载,几乎每个地方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抗清运动,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次反清运动发生在大别山地区。
大别山
大别山地处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交界处,特殊的地理形势也为民间的抗清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645年五月清军消灭了南明弘光政权,之后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布“剃发令”,此举引起了汉族民众的强烈反弹,很多人起义反对清朝的统治,而大别山区成了安徽、湖北等地百姓的反抗基地,因为清朝正规军的骑兵在大别山区这样复杂的地形中很难展开,而且山上还有大量现成的山寨可用。
1645年6月形势图
一时间,大别山的山寨达到了四十多个,这些寨主们互相串联,约定好共同抵抗清军,如果一家有难,其他山寨要全力支援,他们还找到了崇祯时期担任过兵部尚书的高级官员张缙彦作为山寨盟主。虽然这些山寨看起来是乌合之众,但是由于大别山控制了安徽和湖北的交通要道,所以清军也不敢掉以轻心,还是派出了黄州总兵徐勇于1645年十一月率领清军进攻山寨。
清军
面对清军的大举逼近,各地的寨主却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寨主拼命抵抗,与清军做殊死搏斗,他们是大岐寨主王光淑(被清军刺于马下,活捉)、斗方寨主周从劻(被叛徒陈福配合清军活捉)、明朝英山知县刘时叙;有临阵投降的,他们是白云寨主易道三、副将陈福。更有甚者,被推举为大别山山寨盟主的张缙彦根本没有尽到寨主的领导责任,反而主动写信投降清军,最终这封降信被送到著名的降臣洪承畴手中,而洪承畴在明朝时曾是张缙彦的上司,最终在洪承畴的力保之下,张缙彦才保住一条性命,投降了清朝,而其余被抓或者投降的寨主都被清军押到武昌斩首示众。
洪承畴像
虽然几个主要的山寨被清军捣毁,但是大别山区的反清复明运动并没有完全被镇压,他们甚至还找到了一位明朝的宗室——朱常巢来作为号召,号称荆王,从此人的名字来看符合明朝宗室的规则,但是他并非真正的荆王,只是假借荆王名义扩大影响罢了。义军趁清军防守松懈曾经攻占了附近的太湖、宿松两个县城,依然具有不小的影响力,甚至在三年后金声恒等人在江西反正时,他们还曾经响应过江西的反清复明运动。虽然大别山区的反清复明运动并不能扭转整个历史趋势,但是这样的精神却值得铭记和纪念。
江西反正后的形势图
参考文献:《明清档案》、顾诚《南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