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末代皇帝》:个人是历史的人质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胡先生说史的《《末代皇帝》:个人是历史的人质》,希望大家喜欢。
导演贝托鲁齐曾经说过,个人是历史的人质,他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拍摄《末代皇帝》的。
电影当年上映的时候,国内骂声一片。舆论认为这部电影在为充当伪满傀儡皇帝的溥仪推诿责任,从客观历史而论有悖于真实,而“洋师傅”庄士敦则被描绘成传播了西方文明和鼓励个性发展的天使般的人物。
中国人对历史的基本态度就是“属实”。电影的确有太多荒唐的场景和对真实历史的歪曲:慈禧留遗言的场景,像是庙里做法事,一片鬼魅神秘的气氛;溥仪和婉容的新婚之夜,婉容亲的溥仪满脸的口红印;婉容和文绣居然成了难舍难分的闺蜜;川岛芳子对婉容莫名其妙的性暧昧……
溥仪的一生能被多种文艺作品演绎,绝不仅仅因为他“末代皇帝”的特殊身份,更在于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经历了上个世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最风云多变的年代。
周恩来曾对溥仪说:“你当皇帝的时候才两三岁,那时的事不能让你负责。但在伪满时代,你是要负责的。”这应该是当年大多数中国人对他的态度。
但电影中的溥仪,不但不像我们史料所见的那个末代皇帝,甚至都不完全像一个中国人。
这部电影不是以中国人习惯的“宏大叙事”来记述历史,而是通过溥仪个体命运的沉浮来管窥和洞悉历史的真相、人性的真相。
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豆瓣上这部电影评分却高达9.2分,是什么带来了国人认知的巨大转变?
在片中,庄士敦说:“皇帝从他登基那天起,就成为了自己领地里的囚徒,在退位后仍是。但现在他长大了,他会问为什么他是所有中国人中唯一一个不能踏出自家大门的人。我想皇帝是这个地球上最孤独的男孩。”
贝托鲁奇正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表现了溥仪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变为“神”而最终又回归人的故事。人质这个词,最形象不过地道破了个体身居历史之中的无力感。
01.作为一个人,溥仪在所有的身份上都是失败的
中国人的人格是需要关系来成就的自我人格,而不是突破关系自己成就自己的自我人格。在传统的身份关系里,溥仪是被父母抛弃的儿子,是被妻子抛弃的丈夫,是被国民放弃的皇帝。
① 溥仪是失去父母之爱的人子和失落夫妻之情的人夫
从被慈禧钦定为皇帝那一刻,他的命运就不再属于他自己。金銮殿上的龙椅上不过是一个三岁孩子藏匿蝈蝈的去处,他自己也如被圈养在狭小笼子里的蝈蝈,一生都不过是被主人摆弄的一个玩物。
溥仪九岁才断奶,过早离开生身母亲,使他对乳母产生了深深的依恋感。他在《我的前半生》的回忆录里写道:只有在乳母的怀里,才能感到一丝的人性。并说“自己9岁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性了”。
乳母的离开让溥仪肝肠寸断,他哭喊着说“可她不只是我的奶妈。我离不开她”。乳母是这个世界唯一不念及皇帝身份,而是把他当孩子来宠爱的人,就这一点点的温暖,溥仪都无权捍卫。
他太无力了,皇宫允许一个皇帝不容置疑 、飞扬跋扈地让太监喝下墨水,却不允许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情感依恋。
他是大清王朝的天子,紫禁城里有1200名太监、350名宫女、185个厨子伺候着他,可是他仍然不能决定他最爱的乳母的去留、不能决定是否能配一副眼镜、不能决定去看一眼死去的母亲、更不能决定自己的婚姻。
婉容和文绣,是朝廷对一个适龄青年的配给。婚姻对于他,只是意味着生育能够继承大统的儿子,而不是娶一个两情相悦的妻子。
文绣的离婚、婉容的背叛,都是对他作为君王的挑战。他的愤怒和痛苦,并不是因为失去夫妻之情,在丈夫这个身份上,他始终是空缺的,他只是妻子们的皇帝,而不是她们的丈夫。
②失去臣民认可的人君
溥仪真正作为皇帝只有两年,袁世凯上台后给他留了半个紫禁城和四百万两银子的养家糊口钱,但就是在这半个紫禁城里,他都斗不过算计皇室财产的太监。接着是走马灯一样的民国政府,他的境遇一日不如一日,直到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
“求利要求百姓利,求名要求万世名”,溥仪也有这样的君王利益观,他梦想着在祖上的龙兴之地重振。但他要复兴的这个利益还是他的家族利益,他要复兴的是大清王朝,而不是谋求发展中国这个国家的利益。
对于溥仪来说,中国这个国家是附着在他的家族之下的,如同他的人格也附着在其中,从未超越。这注定是不可实现的梦想,如果说三岁时紫禁城里的登基大典是他荒诞人生的开始,伪满洲国荒郊野外的登基大典就是他荒诞人生的高潮。
溥仪作为大清皇帝的人生是一个悲剧,他从未享有过作为一国之君的尊严,却时时受着作为君王的身份限制。作为伪满洲国的皇帝,他不过是日本人为侵华的合法性设计的一个棋子,却又因此背负了所有的罪责,成为国人心目中的罪人。
一个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却无处栖身的皇帝,一个连祖坟都保护不了的皇帝,一个被大多数臣民视为异族的皇帝,一个不被国际认可的皇帝,一个一生都未能脱离傀儡身份的皇帝,这就是溥仪一生皇帝身份的写照。
02. 不是人性决定历史,而是历史决定人性
历史的变化就是人性不断变化的过程,因而必然不断展现人性。
①人性是在社会中、在历史中形成的
一个三岁就离开亲生父母的孩子,父母和他只有“君臣”之礼,而没有人伦之情;一个被指定了妻子的丈夫,他也只是她的君王,她也仅是他的皇后。
“君臣”之礼摆在了“父母之情”和“夫妻”之情的前面,他和亲人的感情只能是家国大义,而没有毫无保留的情感依恋和甜蜜浪漫的浓情蜜意。
溥仪不无遗憾地告诉庄士敦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君子,因为“谁都不让我说心里话,他们都是教我该说什么”。
他带了眼镜、骑了自行车、剪了辫子、学了英文,他有高墙外梦想的世界。但是,他还是那个如同被他自己装在挂袋、生怕别人看到、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小老鼠,最终逃脱不了任人宰割的命运。
这个帝王所处的时代、所在的朝廷、所依附的文化,一层层一道道地织起了一张细密的天罗地网,把他深套其中,由不得他去挣脱。
而每一次的挣扎,都是更加紧密的捆绑,既不让他好好活,又不允许他去死,在历史的洪流里,他也不过是一只蝼蚁而已。
②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设计,让人性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面前更显卑微
电影的开场就是监狱长大喊着想在卫生间自杀的溥仪开门,溥仪永远都是被关在门里的那个人。
在西方人的眼里,溥仪的孤独是因为他走不出那扇始终关闭的自家大门,似乎走出去这扇大门,他就能解脱,就能找到那个真正的自我。
但是,西方人的人格设计是独立于关系的设计,所以他们突破自我就是真的在自我这一个个体上寻找出口。而中国人的突破自我是突破关系,出了关系无所依傍的时候,中国人就是一颗游子之心,是没有根的,那是孑然一身的孤独。
西方人的精神依赖于上帝,每个人都是平等独立的个体,并不存在互相依附的关系,只要上帝在,他们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孤独。中国人的个体要么被包裹在家族里面,要么被包裹在他的利益集团里面,中国人总是渴望归属于一个团体,他是不能独立存在的。
溥仪的可怜在中国人看来,一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可以寄托情感的正常家庭关系,二是他无法在民国以后历任政府所代表的国家身上找到认同。他是活在关系里的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03.历史真正的意义,在于生命力的权利与历史的结合
学者刘小枫认为历史不是用来显现王权和天理的,而是为了个体生命力的伸展。
①创造历史的是人,凭吊历史的也是人
每个逝去的文明留下的碎片,或是埋在地底下,或是写在书本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毫不吝惜地碾碎曾经存在过的一切,把它们变为自己的一部分,变为历史。
恩格斯说的,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从历史的角度,溥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君王,也不是人们心目中的皇帝。他所处的时代,不会给他创造历史的机会。
他的前半生,扮演朝廷眼中摆设的样子,国人心中期待的样子,民国时期玩偶的样子,日本人抢下傀儡的样子,他用不属于他自己的前半生,努力扮演一个皇帝的样子。他是被各类政权塑造的一个人物,他只是按照各种政权的剧本设计出演他自己。
他是皇帝,他活在历史和文化为他打造的身份里,这段历史注定悲悯,这些文化注定会被丢进故纸堆,但他所处的时代就是要推着他在这个身份里进进出出。
他是被慈禧被袁世凯被张勋被日本人需要的一个道具,每当剧情发生变化,他就要走到台前扮演一次皇帝的角色。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历史的人质,都会不同程度地面临被历史绑架,而这种命运,在动荡的历史情境之中,在占大多数的普通个体之中,显得尤为惨烈。
在中国,所谓历史就是王朝盛衰兴亡,国家崛起败落,文明成为碎片,正是这些不断化为历史惊叹号的王朝兴亡更替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同时也任后人凭吊。
②
不变的人性永远无法承载变化不居的历史
人质的角度决定了电影的主体和站位是个体的人。溥仪的一生都是一个符号化的存在,在人质现象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社会机制、权力结构和人性基础在发挥作用,才导致了溥仪悲剧的一生。
中国人对清末这百十多年的历史记忆沾满了个体的血泪,浸透了个体的苦难。刘小枫说苦难记忆拒绝认可历史中的成功者和现存者的胜利必然是有意义的,拒绝认可自然的历史法则。苦难记忆指明历史永远是负疚的、有罪的。
站在苦难诉说的角度,溥仪是标榜苦难的一个符号。他代表了那个一切都在崩毁的时代、一个没落的王朝、一个衰退的文化。他代表了我们不堪回首的过往,一段遭人唾弃、被人鄙夷的历史。
卸下历史的包袱,我们才能看见溥仪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特赦以后的溥仪,成了一名普通的园艺工人,丢掉了历史的赋予他的身份,他不再是末代皇帝,也不再是历史的罪人,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渴望幸福生活的老人,他终于成为了他自己。
贝托鲁齐把皇帝还原为一个人,让这个“孤独的男孩”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一个皇帝的孤独,是那样的高处不胜寒,又是那样令人唏嘘不已。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什么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会这么高?
我想是因为这些年国家的崛起,给了中国人理性回首那段屈辱历史的勇气,也让中国人有了更多审视自我的能力,我们不会仅仅再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为自己的苦难喊冤叫屈。
今天的孩子们已经放下苦难历史的包袱,他们已经能够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溥仪,并对他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不能不说,这是时代巨大的进步,也是这段历史带给我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