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康熙帝”康熙驾崩时,若不传位给雍正,雍正会造反吗?

“康熙帝”康熙驾崩时,若不传位给雍正,雍正会造反吗?

时间:2022-08-19 10:37:30来源:知识驿站哦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知识驿站哦的《康熙驾崩时,若不传位给雍正,雍正会造反吗?》,希望大家喜欢。

康熙帝晚年在立储问题上放了烟雾弹,把所有人都给搞晕了,一直到遗诏公布前,雍正帝都不确定自己就是皇帝人选。

而在此之前,雍正帝为了争夺皇位做了很多安排,比如年羹尧和隆科多两人一外一内,掌握了西北军中的部分兵权,以及京城的卫戍权,如果遗诏里面写的名字不是他,他是有造反机会的。

但是,这不代表康熙帝如果不传位给雍正帝,雍正帝就一定会造反,至于为何,且听我细细道来。

自从康熙五十一年太子太子胤礽再次被废之后,康熙帝就学聪明了,为了避免夺嫡之争影响到朝政稳定,他不再提立储之事了,哪个大臣敢劝他,他就处罚谁。

就这样度过了看起来平静的六七年时间,甭管诸位皇子暗地里如何争斗,康熙帝就是不立储,诸位皇子们倒也识趣,谁也不敢太明目张胆地争储,这让康熙帝稍稍心安。

但是,事情在康熙五十七年的时候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年准噶尔入侵西藏,康熙帝任命皇十四子胤禵(雍正帝的亲弟弟)为大将军王(并非王爵,其实只是贝子)、抚远大将军,率军十几万出征。

胤禵有军事才华,康熙帝让他领军也没什么奇怪的,但怪就怪在,康熙帝给了他极高的地位和极大的权力,让他使用天子旌旗,王公贵族都出城相送,还给予他皇帝才有的生杀大权,并让他节制文武百官。

我们来看看康熙帝当时颁发的诏书:

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这哪里是皇子出征,简直是代天子出征,其规格之高,放权之深,在清朝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因此,朝中就开始议论了,康熙帝肯定是将胤禵当做储君人选了,许多大臣因此投靠到八爷党门下(胤禵属于八爷党,皇八子胤禩夺嫡失败后,转而极力支持胤禵)。

后来,胤禵打了胜仗,康熙帝对他的夸赞溢于言表,这就更让众人觉得,胤禵就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但让人费解的是,康熙帝一方面极力抬高胤禵,另一方面似乎又对雍正帝有意,两件事可以看出来:

第一件事,将雍正帝的儿子弘历接入宫中,亲自抚养并教授功课,走在哪儿都带着,他还在木兰围场狩猎的时候,当众夸赞弘历有帝王气象。

要知道,整个康熙时期,能够被康熙帝亲自抚养的皇孙,除了弘历之外,就是胤礽的儿子弘晳了,可见康熙帝抚养弘历,是很有深意的;

第二件事,将隆科多升为步军统领,当做托孤大臣来培养,并在临终前召见隆科多,让他负责宣读遗诏。

隆科多是康熙帝第三任皇后佟佳氏的弟弟,原本跟雍正帝是没啥关系的,但雍正帝小时候是佟佳氏抚养长大的,以此隆科多是他实际上的舅舅,再加上佟佳氏无子,两人因此是天然的同盟关系。

当然了,胤禩也是佟佳氏抚养的,但他早就因为毙鹰事件而退出夺嫡之争,因此隆科多为了将来考虑,只会跟胤禛结盟,而不是胤禩。

这两件事看起来很奇怪,因为康熙帝如果要立胤禵,就不该抚养弘历、重用隆科多,所以大家虽然认为胤禵可能性比较大,但也没人完全忽视雍正帝的存在。

当然了,到隆科多拿出遗诏那一刻,大家才知道胤禵不过是康熙帝释放的烟雾弹,目的是为了保护雍正帝,让雍正帝远离漩涡,从而顺利继位。

康熙帝之所以要抚养弘历,重用隆科多,其实也是在暗示雍正帝,让他不要轻举妄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调整好心态,不要因为胤禵而受影响。

至于雍正帝体会到康熙帝的用心没有,我们不得而知,但根据他的表现来看,他或许也被康熙帝的烟雾弹给迷惑了,毕竟康熙帝让胤禵手握重兵,从而埋下了夺嫡隐患,这种风险太大的操作,雍正帝不相信康熙帝干得出来。

有一种可能是,雍正帝还是小看了康熙帝,康熙帝英明神武,他明知道隆科多、年羹尧跟雍正帝的关系,还故意重用这两人,其实是在走一步暗旗,为的就是让这两人未来给雍正帝保驾护航。

隆科多自不必多说,康熙帝对他还是了解的,让他担任步军统领,是雍正帝的内助。

其实,年羹尧的身份也很清楚,因为他是雍正帝掌管的的镶白旗佐领下的旗丁,还是雍正帝的侧福晋年氏的哥哥,两人既是主仆还是郎舅关系,可谓深度捆绑,这是在众所周知的事情,也是天然的盟友关系。

当初,胤禵出征西北的时候,康熙帝就让时任四川巡抚年羹尧主管后勤补给事务,年羹尧后来又直接参与作战,升迁为四川总督,如果康熙帝真的要立胤禵,他是不会让年羹尧待在胤禵身边吧?

可见,康熙帝重用年羹尧这个雍正帝的包衣奴才,完全是为了雍正帝考虑,只不过年羹尧倒也是个聪明人,把自己作为雍正帝外援这个身份隐藏得很好。

当然了,康熙帝重用隆科多和年羹尧,都是非常合理且让人难以揣摩的理由,毕竟隆科多还是康熙帝的小舅子,康熙帝重用他,完全没毛病;而年羹尧可是进士出身,曾跟张廷玉一起在翰林院当过编修,为官之后政绩也不错,康熙帝重用他,也是公允的。

所以,康熙帝的这波操作就没几个人看穿,就连雍正帝自己也是迷惑的,他不明白康熙帝是否打算传位给他,所以他必须自己争一把,结果就做大做强了。

在京城内,隆科多作为步军统领,名义上是康熙帝的左膀右臂,其实也是雍正帝的重要眼线。

当初,康熙帝将胤礽给废了,并圈禁了皇长子胤禔,他还不那么放心,就让隆科多监视此二人的一言一行,顺带让他利用职务之便,对京城的皇子、王公贵族进行监视,随时向他汇报。

隆科多将得到的情报,一五一十汇报给康熙帝,同时也告知雍正帝,雍正帝因此占据了先机,在很多事情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比如说,发生在胤禩身上的毙鹰事件,个人揣测极有可能有人暗中搞鬼,因为活生生一只老鹰,怎么可能突然就死掉了呢?而有能力干这件事的人,只有掌握京城卫戍权的隆科多了。

隆科多的作用很大,年羹尧也是一样,他是雍正帝掣肘胤禵的一把利刃,起初年羹尧只负责后勤供给,但在第一阶段战役结束之后,隆科多因为表现好,得以参与军事,他在雍正帝的授意下,在军中拉拢将领,暗中夺走了胤禵的部分军权。

年羹尧的能量有多大?

举个例子,雍正帝继位之后,将胤禵召回北京,让贝子延信去接管抚远大将军印,年羹尧则协助他处理军务,但实际上军中是年羹尧说了算,延信不过空有其名。

为何会如此啊?还不是因为军中主要将领都只听年羹尧的话,可见年羹尧还是很有些手段的,后来他当抚远大将军,那在军中也是说一不二的,以至于让雍正帝很是忌惮。

因为年羹尧的存在,胤禵自此无法再有大的作为,也没有能力完全掌握军队,虽然后来证明这是没必要的,但毕竟雍正帝事先不知道自己就是储君,所以只能提前布局。

总之,经过雍正帝一番操作,虽然他明面上没有胤禵那么受宠,但实力却很强,内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尧,还有胤祥等皇子及一些文臣暗中支持他,再加上他本人的执政能力也还不错,张廷玉等大臣看似保持中立,其实也更加看好他。

以此作为前提,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如果康熙帝没有立雍正帝,那雍正帝会不会造反?

如果康熙帝不立雍正帝,那胤禵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此当时康熙帝的众多皇子要么让他失望,要么就是年纪太小没有竞争性,只有胤禵最为出色,康熙帝也最喜欢他。

如果胤禵被立为新帝,那他将要面临一个问题,即他必须从西北军中返回北京继位,他能够成功吗?

我觉得很难,胤禵可能连年羹尧那一关都过不了,他即便回到北京了,隆科多也是他迈不过去的坎。

换个角度来说,假如雍正帝想要夺取皇位,他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只需要隆科多就可以办到,他完全可以先控制住皇宫,然后篡改康熙帝遗诏,不会等到胤禵回到北京再动用武力,因为那样就是明着谋反了,在道义上站不稳脚跟,也会留下千古骂名。

退一步讲,如果康熙帝为了立胤禵为帝,而将隆科多给撤掉了,那雍正帝的选择就只要一个了,那就是逃出北京,到西北军中去找年羹尧了,跟年羹尧一起起兵造反,虽然这样做的风险是很有的,但也值得一试。

总之,康熙帝不立雍正帝,那他造反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我觉得他一定不会造反,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当上皇帝,他不会心安,也干不成什么事。

历史上,雍正帝继位之后,以八爷党为首的一群人一直都在说他篡改了遗诏,他继位的合法性长期遭到质疑,这其实是无中生有的,篡改遗诏之事现在已经被证实是假的。

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雍正帝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为此不惜把自己逼成一个只为江山社稷而不为个人考虑的好皇帝,他殚精竭虑十几年,最后在重病中早早去世,也难以堵住悠悠之口。

可见,即便靠真遗诏继位,雍正帝的日子就已经不好过了,如果他真的造反,用武力夺取皇位,那怀疑他的人只会更多,他也将会更加不得人心,他如果再想搞什么国计民生改革,遇到的困难也只会更大。

也就是说,明知道通过造反当上的皇帝,会让自己下半辈子活在痛苦之中,还不如干脆当了潇洒快活的王爷,岂不乐哉?

当然了,我们如果把雍正帝看成一个以江山社稷为己任的人,认为只有自己才能革除康熙时期的弊政,从而创造一个天平盛世,为此不惜背负骂名,也要造反上位,也不是不可以,但问题是,他当皇帝之后可能啥也干不成。

之所以这么说,就得讲讲当时的局势了,康熙帝其实留下了个烂摊子,国库空虚,官场腐败,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百姓疾苦,换谁当皇帝,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试想,如果雍正帝靠造反上位,被天下人质疑,与整个皇室为帝,那他再想搞改革,动贵族们的奶酪,他还能成功吗?

显然是很难的,因为雍正帝靠遗诏继位,就已经变成孤家寡人了,能够为他所用的臣子就那么几个,胤祥、年羹尧、隆科多、李卫、田文镜是核心人物,其中年羹尧和隆科多还被他杀掉了。

如果雍正帝靠造反上位,那他将面临皇室的围攻,还要遭受汉人,尤其是读书人的不断指责和反抗,可别小看了读书人,他们掌握着笔杆子,也就操控着舆论,他们有着很强的正统观念,是绝对不会跟谋逆者雍正帝妥协的。

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帝能用的臣子有几人,推行的改革又有几人支持,他还能干什么大事呢,总不能杀光所有反对者吧?

历史上,改革本来就是很难的,因为这是得罪人的事情,会有人反对,比如王安石改革失败就是个典型案例,而以谋逆者的身份改革就更难了,只会让天下大乱,最后无法收场。

再看看具体的,雍正帝搞清查亏空,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等等,哪一个不是颠覆性改革,哪一个又是容易的,但不改革国家就无法富强,离灭亡就更进一步了。

所以,与其当一个啥事也干不成的皇帝,当个王爷可能干的事情会更多,对国家的贡献也更大。

当然了,我们无法忽视的一点就是,历史发展到康熙时期,清朝统治阶层都是被严重汉化的,他们学习汉人文化,甚至比汉人更加汉人,皇子六岁就入学读书,早起晚归,每年只休息几天,汉人都可能办不到。

雍正帝也是如此,他受汉人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太深,忠君爱国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他所受的教育也注定他很多事情不会干,他可以用卑劣的手段去争夺皇位,但绝对不会造反。

事实上,清朝入关之后,就没有发生过造反或者篡位的事情,只要皇帝指定谁继位,那其他人必定不敢篡位,多尔衮当初权势够大吧,条件也很成熟,但他到死也没迈出那一步,也只能穿上龙袍,给顺治帝当“皇父”,过过皇帝瘾罢了。

因此,多尔衮不敢干的事情,雍正帝又怎么敢干,更何况他的权势远不及多尔衮,而天道和人心正是他们迈不过去的坎。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