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科举”朱元璋抬来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大变:有人要死了

“科举”朱元璋抬来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大变:有人要死了

时间:2022-08-14 18:45:27来源:历史与命运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历史与命运的《朱元璋抬来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大变:有人要死了》,希望大家喜欢。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它可以为国家和帝王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最开始隋文帝设立了进士科,而后随着演变和发展,科举制的形成便愈发完善。

尽管这项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利有弊,但在历朝历代还是有着举足若

轻的位置。

每个朝代的科举制度也会有一些调整或改变,但最有意思的是在明朝,朱元璋曾在一次科举考试之后非常不高兴,甚至一怒之下停了科举,一直到二十多年后才重新开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不按“套路”出题的考试

洪武四年时,不少踌躇满志的学子们都前来参加考试,许多经过了层层选拔的学子们更显得春风得意,因为这一年朱元璋忽然下令特批将三年一次的乡试改为一年一次。

此条皇榜一出,许多在家刻苦读书的学子们都十分激动,要知道,他们在家潜心学习、发奋读书,如果在考试前出了一点点的小差错,或是没有考中,那就要再等三年,寒来暑往,因此,这样的政策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眼看就要参加殿试,大好仕途就在眼前,然而等殿试开始,这些学子们却傻眼了!

按照传统的殿试流程,学子们进入殿内,经过点名和各项礼节之后,就会按照考官颁发的策题进行回答。

而皇帝则是作为殿试中的主要考官,参考的学子可以和皇帝展开问答和交流,还能够和上届已经中第的人员进行一些学术交流,可以说,这样的机会对于每个学子来说都弥足珍贵,即使没有中第,能够跟天子和一些饱学之士进行交流,也能够增长不少的眼界和学识。

可这次却不同了,好不容易等到殿试开始,学子们却没有等来策题,而是见卫士们从殿外抬进了三筐稻谷,让他们去分辨和评价这些稻谷的优劣。

这些学子们上前查看了三筐稻米,面对明显不同的稻谷,却讲述得乱七八糟,有些从外观上讲解,还有的人说这三筐稻米来自不同的地方,一定是水土不同,才导致稻谷长得不一样,长篇大论,空话连篇。

有些人甚至开始卖弄自己的地理知识,夸夸其谈,却没有一个讲在点上。

刘伯温看到稻米,脸色大变

对比起这些学子们的一头雾水,刘伯温看到这三筐稻米时,却是脸色骤变,他知道,今天这场殿试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而是朱元璋为了惩治掌管军饷的中军都督府。

殿上的三筐稻米,便是其中的罪证,这三筐稻米来自不同的地方,分别是扬州、太仓还有军仓,这其中包含的意义也不同,要知道,粮食的好坏关系着民生大计、关乎着国家命脉。

但是再看这三筐稻米,水平可谓参差不齐,扬州的粮食粒粒饱满,说明这一年风调雨顺,粮食长得也好,而太仓的粮食却有些发霉,最差的就是军仓的粮食,粮食干瘪不说,里面甚至还掺杂着稻草。

显然是有人克扣了军饷,否则这样的军粮派发下去,将士们还如何打仗。

朱元璋本就是乞丐出身,一直都非常痛恨贪污腐败的行为,继位之后对于贪污罪更是严厉执行。

果不其然,在大殿之上,朱元璋以这三筐稻米为由,处死了掌管军饷的大臣。

不识五谷的江南才子

不过除了要惩治贪污军饷的奸佞之外,朱元璋和刘伯温也十分震惊于在场学子的夸夸其谈,粮食是国之根本,可这些饱读诗书的学子们却却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吗?

对这些稻谷的分析明显答非所问,朱元璋对于考生的回答也是眉头紧锁,他实在没想到现在的读书人为何一点不关心民生大计。

朱元璋不解,叫来主考官询问,这一问才知道,站在殿中参加考试的学子们全部都来自南方,依山傍水、自然不缺粮食。

而且大多都来自于富贵的家庭,自幼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哪里关心粮食的好坏,更是体会不到民间疾苦。

北方曾遭受元朝的大肆破坏,百姓们本就过的疾苦,哪里供养得起孩子读书呢,所以这次从北方前来参加考试的人是少之又少。

南北考生失衡对之后国家的治理肯定会偏重南方,很难想象这些贵公子们一旦走马上任,北方的经济恢复更是遥遥无期。

这样的科举根本就无公平可言,对于国家也没有什么益处,倘若都是这样的人入朝为官,恐怕国家会早早衰败而亡。

停止科举

面对一情况,朱元璋叫来刘伯温商议对策,刘伯温觉得这样的科举必须要停止,应当先大力地发展北方,扶持北方的经济,待到北方休养生息之后,再开启科举考试,这样不光能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还能更好的招纳贤才。

朱元璋深察这其中弊端,欣然采纳刘伯温的建议,决定暂停科举,但是身边还是要选拔一部分的人才的,不然朝中又该如何维持呢?

这件事刘伯温也为朱元璋提供了万全的对策,既然科举制度不能施行,那么可以暂时依靠民众推荐的方式来挑选官员。

这样既可以服众又可以让官员真正为民办事,一旦发现民众对官员不满意立马裁撤,让官员从根本上意识到民众的重要性,这个方法的到了朱元璋和众多官员的一致支持。

就这样,一直到了洪武三十年,科举才重新开启,虽然在这之后还存在南北差异,但相比起洪武四年,这个情况已经好了很多,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北方学子们也多了很多。

科举考试的流程也变得更加完善,力求公平公正,这样才能够真正地选出对于国家有利的栋梁之才。

背后深思

朱元璋在这场殿试中虽然是为了解决克扣军饷的问题,但还意外地体察到了南北之间存在的问题,他具有先知的智慧,目光看得长远,大力发展北方的经济,缩减贫富差距,不止是为了能够更公平的选拔出人才,更是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打算。

而且这次事件,还为南方的学子们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让他们看到了一代贤明君主的风范,被朱元璋的深明大义所折服,心生敬佩。

还有刘伯温这位贤臣的智慧,这样的臣子,才是真正为国家生计所着想的官员,他能够在殿试上一眼就看出朱元璋的目的,并且能够看到学子们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改善方式,在《明实录》中,朱元璋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