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大秦军队为何战无不胜?秦陵出土三件文物,揭示指挥的奥秘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钧儒说史的《大秦军队为何战无不胜?秦陵出土三件文物,揭示指挥的奥秘》,希望大家喜欢。
大秦军队为何战无不胜?秦陵出土三件文物,揭示指挥的奥秘
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指挥系统的作用十分重要,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它是指挥者和指挥工具的有效统一。而在通讯工具还十分落后的秦代,指挥工具的作用则表现得尤为突出,它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败。秦国之所以能在统一战争中做到百战不殆,与其先进的指挥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尉缭子》中把金、鼓、铃、旗这四种指挥工具在作战过程中的作用交待得非常清楚,金、鼓是用声音来传达命令的,旗是作为视觉发号施令的,因为古代作战时,庞大的军阵声音是无法传达的。因此士兵们只好根据阵型中的金、鼓之声及阵前的旗帜来判定自己是应该进攻还是应该后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发现了金、鼓、旗等指挥工具,从而验证了兵书的记载。
《左传》中曹刿在论述作战时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是古代人们对战场上鼓的作用的形象比喻。鼓具有冲锋号令、调节军队行进速度、变换军队作战队形等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指挥工具。俑坑中曾清理鼓迹多处。其中1986年秦俑一号坑第二次发掘时清理出五面鼓迹。鼓迹保存完好,形制似为椭圆形扁鼓,鼓面似为皮革,周边有9厘米宽的弧形斜面,斜面上发现有漆皮,漆皮上有三种不同颜色绘制的几何纹图案。周边上还钉有骨质小钉,使鼓面皮革镶嵌得更加牢固。鼓面上还等距离地分布着三个带舌铜环,有的铜环上还拴有皮革之类的细绳,表明在平时或行军时,鼓往往悬挂在车上,有的鼓旁还发现木质鼓槌,槌通长68厘米,通体涂漆。
鼓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相当于现在的进军号,有时不停地击鼓,但各次的鼓声对军队的动作要求均不相同。鼓经常和金、铃、旗配合发号施令。鼓声直接决定军队的进退,因而若鼓声消失或指挥不当,战争是必然要失败的。
鸣鼓进军,鸣金收兵。那么“金”是什么东西呢?金为乐器,属于钟之类,在战斗中以声音指挥战争,作为收兵的信号。秦俑坑中发现了十二只甬钟,基本与鼓同地出士。其甬钟通高27厘米,重4.6斤,表面满饰变形夔凤纹,具两铣,甬上有钮,这些甬钟以钮悬挂在车上,和鼓一并作为指挥工具。
旗也是重要的指挥工具。旌旗是统一意志、勇敢和胜利的象征。其作用是决定攻击的方向。先秦时期的旗帜有多种,按照地位的尊卑和职别等级的高下,在旗帜的上面画不同的图形,或以颜色的不同,或用装饰的多少来区别。秦陵兵马俑一号坑右侧偏前处出土有一根木杆遗迹,其下端装缚,前端附近有一铜矛头,总长6.7米。这个遗迹并非兵器,可能是一面上边带有矛的战旗。而未见旗帜的原因与俑坑遭受焚毀有关。在二号坑的弩兵方阵中也曾发现旗帜的迹象,但未见旗杆。由于两千多年中俑坑遭受过过严重的人为及自然破坏,所以战旗很难保存下来,但俑坑中一定有很多旗帜发挥作用。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