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曹植”曹植为何败给曹丕?七步成诗,其实是曹丕顾念手足之情有意放过他

“曹植”曹植为何败给曹丕?七步成诗,其实是曹丕顾念手足之情有意放过他

时间:2022-07-31 07:05:25来源:阿蓝侃闻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阿蓝侃闻的《曹植为何败给曹丕?七步成诗,其实是曹丕顾念手足之情有意放过他》,希望大家喜欢。

为何曹操不选择性格才学酷似自己的曹植呢?曹丕究竟凭什么击败了曹植呢?曹丕与曹植之间的斗争,曹植的才华一直占据优势,曹操很多次公开的夸奖曹植,表扬曹植非常像自己,很有自己年轻的时候风范,话语之间已经视曹植为自己的接班人。曹植在满朝大臣面前出口成章,侃侃而谈的时候,曹丕又在哪?呆在角落,低头生闷气。谁又让曹丕天生才气不足呢?

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的斗争中,才华横溢的曹植一直占据优势,曹操多次公开夸奖曹植,表扬曹植像自己,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风范,话语之间俨然视曹植为自己的头号接班人。当曹植在满朝大臣面前出口成章,侃侃而谈的时候,曹丕在哪呢?曹丕一个人呆在角落,低着头生闷气。可是谁让曹丕天生才气不足呢?

有一次曹操率军出征,曹丕和曹植和百官送行。曹植当众吟诵了自己写的一篇诗赋,赞颂父亲曹操如何如何功业盖世。文章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大家听了都啧啧称赞。曹操也点头赞许。曹丕啥也想不出来,正在失落间,一位贵人前来帮忙。这位叫做吴质的官员悄悄在他耳边说:“等到大王要走的时候,你流眼泪就可以了。”曹丕有些怀疑,真的这样就可以吗?

不过,曹丕还是照做了,反正已经没有别的法子了。当曹植表演结束,大家都把目光看向曹丕的时候,曹丕泪流满面,趴在地上不起来。大家也不知道曹丕演的哪一出。可是抬眼看看曹操,却发现曹操的眼圈不知不觉竟然红了。是啊,华丽的文章算什么呢,作为父亲最珍视的还是儿子对自己的留恋和关怀啊。

于是,大家都认为,曹植这个人太花哨,而曹丕很诚恳。一贯素颜,跟着感觉走的曹植,竟然被看成油嘴滑舌,有嘴无心之人。一贯虚伪,喜欢浓妆艳抹打扮自己的曹丕,反倒让世人以为真诚善良,有仁孝之心了。

曹操对曹植宠爱有加,想让他当自己的接班人。

曹操的思想动向让他的另一个儿子曹丕惊恐不已。曹丕与曹植都是卞夫人生的,曹丕是老大,曹植是老三。古代规矩传长,同等情况下长子有优势。但是,曹丕的智商明显低于曹植。怎么办呢?另辟蹊径吧。

经过三次较量,曹丕把曹植战败了。

送父出征事件。《三国志·吴质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率兵出征,儿子前来送行。曹植文思泉涌,言辞丰赡,口诵一文,预祝父亲凯旋归来,众人称赞不已。曹丕才乏口拙,急得抓耳挠腮。幕僚吴质急献一计:装哭。曹丕泣不成声,数度哽噎,拜别父王。在场的大臣都认为,曹丕虽然不及曹植文采飞扬,但赤诚之心更为感人。曹操看曹丕有如此孝心,眼眶湿润,感叹不已。就这样,没本事的赢了有本事的。也可以说,没这本事有那本事。

竹篓事件。《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世语》:为让曹丕当接班人,吴质要到邺城活动,但进不去。曹丕把吴质藏在竹篓内,偷运进去。此事被曹植的高参杨修发现,报告给曹操。曹操甚为恼怒,曹丕非常恐惧。吴质出主意,让次日在竹篓里放上绸缎。大车上装的竹篓被曹操派的人扣查,里面没有人。曹操认为杨修说谎,并怀疑是曹植指使的。只要巧于计谋,假的就是真的,黑的就是白的。

邺城门事件。《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裴松之注引《世语》:曹操要丕、植兄弟各出邺城一门,却密告守城者,任何人不得出城。曹丕遇阻无奈而返。杨修告诉曹植:“你受王命出城,守城者不让你出,你可以杀了他。”曹植杀掉守城者强行出城。曹操知道了是杨修出的主意,把杨修杀了,曹植又输一子。这次杨修帮了倒忙。

应该说,一开始曹植是有很大机会成为世子的。他从小展露才华,曹操对这个儿子很是喜欢,甚至最恨被别人揣摩透内心的曹操,也忍不住主动对手下说,此子适合当接班人。

这给曹丕带来了巨大压力,照规矩他才是嫡长子,是理该接班的人。为了顺利接班,曹丕开始了十几年的装逼生涯,他的一言一行都规规矩矩,时时刻刻都想着讨曹操欢心,于是在曹操面前各种装。表面谦虚谨慎,广交良朋,展示自己的胸襟。有一次,曹操率兵出征,曹植当场口诵一文,预祝曹操凯旋归来,一时口拙的曹丕急的不行,幸得幕僚吴质在一旁提醒他,装哭。于是曹丕哭着向父王拜别,曹操看曹丕如此孝心可嘉,感动得不行。

曹植呢,不仅不会装,还各种作。浪荡不羁,任性而为,经常醉的一塌糊涂,曹操想让他建立点军功好为以后铺路,他却喝得酩酊大无法带兵出征,曹操只得临时换人。司马门是皇帝专用的门,连曹操都不敢走,曹植喝醉酒非逼着士兵开门给他走,惹得曹操大怒。逐渐在心里将他踢出了接班人的候选队伍。

无论如何,自曹丕胜出的那一天,就注定了曹植后半生的悲惨。曹丕继承王位后,开始了清算,先后处理了曹植的幕僚和曹植亲近的人,依然不甘心,把曹植叫来,命他七步成诗,虽然这次曹丕碍于亲兄弟的感情放过了曹植,却挽救不了他后半生的悲惨。

低谷逆境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意志。

而曹植的选择是摆烂,俗称破罐子破摔。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逼汉献帝退位,建国号魏。

历来争储失败者,下场都堪忧。李世民杀了李元吉,还霸占他老婆。八阿哥被雍正开除宗籍,赐名阿其那,意思为一头猪。

相比之下,曹植倒是衣食无忧,就是飘泊不定,不是在迁徙就是在迁徙的路上。原因无他,防止藩王在一地独大。

这么明显的信号,曹植却get不到。

他天真的想要重返政治舞台,数次上表请求出仕。朝廷的回复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他不懂,做个废材王爷,才是当政者眼中的政治正确。

曹植在著名的《七哀诗》中写下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完全可以用作他下半生心情的写照。

四十一岁,曹植郁郁寡欢而亡。

人人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曹植的问题表面上看是醉酒误事,根本原因还是不能自律,无法控制欲望和情绪。作为一个文人,这一点瑕不掩瑜,但对一个政客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弱点。

所以说,人最好还是干自己最擅长的事。

曹丕曹植是在争夺储位,不是一般家庭的兄友弟恭,用心机、计谋再正常不过了。

曹操立曹丕为太子时的诏令【汝等悉为侯,而子桓独不封,而为五官中郎将,此是太子可知矣”】我觉得曹操的令文的意思是这样;你们闹腾什么,曹丕早就是我定的继承人,否认自己曾经欲立曹植引起的政治风波,曹操不做声,下面人以为有机会,就会闹。曹老板的心思确定了,就不让人闹腾了。还说自己一开始就是让曹丕做接班人的,等于说那些和曹植搅和在一起的人,很蠢来着。

曹丕狠毒无非是【七步诗】罢了,好多人是不信的,研究正史的话,还是不要相信了。曹丕有很多正当的理由杀曹植,比如醉酒辱骂监国使者,监国使者代表的是皇权,这是藐视皇权,私自祭奠先王。但是七步不成诗这个理由最差劲,曹丕不是傻子,他知道弟弟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否则也不用用哭来表示自己的孝心了。用曹植最擅长的东西来考校他,真是无语死了。曹丕曹植的关系没有那么差劲。

曹植虽有七步成诗的才华,却不懂得控制自己,时时以自己的喜怒来行事,最终丧失了原本有利的条件,造成了后半生的悲剧。这个结果虽然对曹植来说是悲剧,对于整个历史也许是个合适的选择,试想如果让一个不懂控制自己行为的君主专政,凡事随意率性而为,最终受苦的是不是天下苍生?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