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为什么蜀国灭亡时集体战死,而魏、吴却悉数投降?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阿槐方言配音的《为什么蜀国灭亡时集体战死,而魏、吴却悉数投降?》,希望大家喜欢。
对于《三国演义》,小时候特别喜欢蜀汉阵营的文臣武将,常常为刘备、诸葛亮君臣终未能完成统一而遗憾。长大后觉得《三国演义》有些偏袒蜀汉,后期兵微将寡没实力完成北伐,六出祁山犹如蝼蚁撼树。然而如果细思魏蜀吴三国灭亡时的场景,蜀汉简直完爆魏、吴!
公元263年8月,魏国发动三路大军灭蜀,随着蜀主刘禅的投降,仅三个月蜀国灭亡,而蜀汉的文臣武将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报答刘备、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其中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张飞的孙子张遵、赵云的儿子赵广、黄权的儿子黄崇、李恢的侄子李球、傅彤的儿子傅佥等,都在对抗魏军的战斗中战死!要知道此前黄权已经不得已投降魏国了,而留在蜀国的儿子黄崇,还是选择为蜀国尽忠!
北地王刘谌得知父亲投降而又无力阻止,愤而在宗庙与妻子一同自尽。姜维直到临死前想的都是“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诸葛亮没有斗垮司马懿,姜维却一箭双雕,斗垮了两大灭蜀功臣。
霍峻的儿子霍弋在确认阿斗平安之后才无奈投降魏国,罗宪坚守永安,遭遇吴国趁蜀亡之后偷袭,最终投降了魏国。蜀国的臣子大多殉国“报先帝之殊遇于陛下”,投降的也算是站好了最后一班岗,无可奈何才投降。
再来看看大魏国,曹髦眼见曹家势力越来越弱,召来心腹决定兵变,反手就有人报告了司马昭。曹髦率领侍卫冲杀的时候遇到贾充,曹髦被弑杀。贾充之父贾逵可是曹魏三朝元老,结果贾充却归顺了司马氏。其余如曹爽、钟会、荀顗等人,哪个不是心怀异志,谁还记得曹操祖孙三代的恩德?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兵分六路发兵20多万南下,孙歆被擒、张悌大败,随后吴国四州、四十三郡、吴军23万投降,吴国灭亡,孙峻、孙綝、诸葛恪、韩综等人,跟魏国的股肱之臣差不多。
孙吴被西晋攻灭后,王浑登上建业宫饮酒,对吴国的人说:各位是亡国之后留下的人,难道没有忧虑吗?周处说:汉朝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第一个灭亡,吴国最后灭亡,亡国的忧伤,哪里只是一个人呢?这位王浑是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孙、曹魏司空王昶之子,曾在曹爽帐下为官,被周处一怼,简直无地自容。
这样一对比的话高下立现,蜀汉是一群忠义之士及其后代建立的汉朝最后的根据地,他们可以为了蜀汉牺牲自己的生命。而魏吴的那些人,有的是开国功臣的后代,有的是皇亲国戚,他们在国家灭亡的时候,不是另攀高枝,就是起兵作乱,没有人能够站出来力挽狂澜,哪怕是“愚忠”殉国!
曹魏好比是上市公司,股东分得利益就好,谁做董事长无所谓;
孙吴好比是士族联盟,平时有利聚在一起,大难来临分道扬镳;
那么,蜀汉好比做是什么呢,怎一个“基”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