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咏雪(世说新语二则教学札记)
世说新语 咏雪(世说新语二则教学札记)
于细微处见风度——《<世说新语>二则》教学札记
巴西木
《<世说新语>二则》作为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课文,我已经教读过好几轮了,也可以算作教材中的经典篇章。但是,每一次教学都会有新的收获。今天,我想就《咏雪》中的“公大笑乐”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入门不顾”这两个细节说开去,从细微之处体会《世说新语》所推崇的真性情,继而管中窥豹,领略魏晋时代名士风流。
《咏雪》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给子弟们命题“大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谢安为什么“大笑乐”呢?很显然是听到了令他满意的咏雪句子。不难看出,无论是从修辞的角度,还是从语言所营造的意境角度来看,兄女谢道韫更胜一筹。正因为如此,后世才会用“咏絮之才”来形容女孩子的文采。谢安“大笑乐”的神情不仅是对谢道韫文采的肯定,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名士的洒脱大度之风。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再举个例子一对比就很明了了。始作于宋朝的蒙学读物《三字经》里有这么几句“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想来作者王应麟老先生想告诫蒙童们,人家蔡文姬、谢道韫那些女孩子都那么聪明,你们这些男孩子还不快快努力。你听出来了吗,《三字经》里认为,男孩子要各方面强才是对的,女孩子聪明、文采好,不仅稀有,而且只能是男孩子的陪衬,男孩子要超过她们才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这种思想自宋以来,深深地根植于读书人的意识中,从他们开蒙之初就如此教育。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贯穿着几乎整个封建时代。但是魏晋时代的风气却很独特、很另类,另类到让人们觉得他们不像中国的传统文人。且不说“采菊东篱下”的五柳先生,特立独行的“竹林七贤”,单单读一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读一读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就能感受到虽然到了南朝,但魏晋的遗韵犹在。在“五胡乱华”的大时代背景下,士族大家及文人们不再追求文以载道,而是寄意山水、抒发性灵,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人性的真。《世说新语》的编纂者刘义庆,也成长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中。他是南朝宋宗室,长沙王刘道怜次子,出继临川王刘道规。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近远毕至”。《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和门下文士博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记述汉末至晋宋年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其中,“祢衡击鼓骂曹”“望梅止渴”“曹植七步成诗”为后世所熟知。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当时世风道:“盖其时释教广被,颇杨脱俗之风,而老庄之说亦大盛,其因佛而崇老为反动,而厌离于世间则一致,相据而实相扇,终乃汗漫为清谈。”由此可见,当时老庄佛学大行其道,清谈成风。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来说,积极作用不大,但对于发现人的天性,弘扬人性本初的真善美,却是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所以当时的文风更表现出率真可爱的一面。
了解了魏晋南北朝的时代和文风,再来读《世说新语》里的人和事,就不足为奇了。《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在友人已经承认错误“下车引之”时,他却“入门不顾”,这不正好反映了孩子爱憎分明的天性吗?不存在失礼还是不失礼一说。所以,元方的故事才被收录到“方正”这个单元,从中也可以看出编者的态度和当时的风气。
虽然《咏雪》中的“公大笑乐”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入门不顾”只是很细节的描写,但是同样反映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由洒脱、率真耿介的社会风气。“魏晋风度”作为文学史上少有的真性情,为泱泱文学长河增添了一朵名士风流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