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现代文学三十年(曾参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现代文学三十年(曾参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时间:2021-09-10 11:37:23来源:黄埔信息网

现代文学三十年(曾参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南都记者从中国作家协会证实,我国著名文学史家、现代文学研究者吴福辉,因突发心脏病,1月15日在加拿大逝世,享年82岁。

吴福辉与同学钱理群、温儒敏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及其修订本,多年来是国内顶尖中文院系的必读教材,在国内深具影响力。他个人的学术生涯也堪称传奇,39岁考入北京大学,一生在海派文学、京派文学、讽刺小说等研究领域著述丰赡;他参与创建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并以此为平台向社会普及文学,几年前将数千本个人藏书捐给该馆以丰富藏品。

文学史家吴福辉在加拿大病逝!曾参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吴福辉。

39岁考进北大中文系

吴福辉是浙江省镇海县(今属宁波市)人,1939年生于上海,少时随全家迁居辽宁鞍山。他曾在文章中自谓“一个典型的文学青年”,中学时的阅读就包括苏俄文学经典、欧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鲁迅全集》等中国新文学。读到一定数量之后,为了“把作品联系起来”,这位当时的中学生便开始一册一册地购买文学史著作,几年下来,集齐了王瑶的《新文学史稿》上下册、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学术专著。

1959年,吴福辉从鞍山师范学校毕业,其后在当地做了近20年中学语文老师。据他回忆,在中学岗位上,自己依然很安心地“当一个研究型的中学教员”,21岁便开始在两千座的礼堂讲授公开课,经常刊发教学经验文章和教育随笔。

1978年3月,吴福辉在报纸上看到了全国高校恢复统一招生、年龄上限放宽至40岁的新闻,时年39岁的他兴奋地认为,这条规定就是为自己准备的。他坚定地填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并在一个多月后的考试中被如愿录取。吴福辉曾说:“我的进入北大,纯是‘高攀’。同学都具名校本科学历,只有我压根没有读过正规大学。”

因为年龄和人生阅历的不同,进入北大之后,吴福辉展现出了独特的学术兴趣。他更关注“现世的生活姿态”,喜欢反映世情的文字,所以先从研究沙汀等人的讽刺小说入手,再扩展至京派、海派,取得了开拓性的建树。

文学史家吴福辉在加拿大病逝!曾参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1981年,吴福辉(左一)与钱理群(左三)、温儒敏(右一)等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78级研究生合照。

导师王瑶在为其评论集《带着枷锁的笑》作序时,特别提到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自觉地‘寻找自己’的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角度与方法,以开拓自己前进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

撰述3部中国文学史著

几十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史专著层出不穷,198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却始终是具有鲜明特色、地位特殊的一部,其修订版至今被国内顶尖中文院系作为必读书,发行凡百万册。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初版,由王瑶交代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78级研究生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而作,其时,钱理群等人刚刚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1998年,该书推出修订版,获2002年首届“王瑶学术奖”,后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在那之后,已经退休的吴福辉继续探寻不同的史料梳理方式,2010年推出了个人专著《(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这部“集大成式的著作”反响巨大,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吴福辉曾说,其最大特点就是回应了一个问题——“如何多元地、立体地、如实地呈现文学史现象”。

更令不少后学惊异的是,3年后,吴福辉与老友钱理群等人又拿出了一套三卷本、200多万字的《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这一回,他们是以1915年至1949年刊登在不同媒体上的文学广告为线索,编了一部“以广告为中心”的文学史。吴福辉为此又花费了数年时间。在他看来,编年体和广告的切口能让文学史的叙述更接近“文学的现场和原生状态”。图书面世后,再次获得如潮好评。

用吴福辉的话说,他介入文学史的写作,前后历经六十年。除此之外,他从1981年北大毕业后来到中国作协,几乎“白手起家”地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筹备与创建,历任研究室主任、副馆长,与同事们抢救性搜集中国现代文学实物、作家口述和音像资料;与此同时,他致力于“把文学推向社会”,多次开办作家生平展、举行北京较早的学术普及讲演“星期讲坛”,影响了一批文学受众。

或许因为有多年教龄,晚年“退而不休”的吴福辉多次撰文关注中学语文教育,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中小学教师都是很棒的,这个国家才有前途。”吴福辉还多次呼吁年轻人加强对文学原典的阅读,而非单纯为了应试熟记知识点。

他曾指出:“我感觉现在很多研究现代文学的青年学者其实并不热爱文学。如果说有什么嘱托,我想第一点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热爱文学……我甚至以为,最后是否从事专业研究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你的生命里有文学。”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