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说对话战役英雄观后感(银幕中的抗美援朝)
时代新人说对话战役英雄观后感(银幕中的抗美援朝)
开栏的话
岁月如流,弹指一挥间,北纬38°线上的炮声已远去,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已经整整70周年了。回眸历史,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时时唤醒着国人记忆中的那份热血与感动,志愿军英雄的银幕形象也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的榜样。解放军报客户端推出系列策划《银幕中的抗美援朝·青年官兵对话剧中人》,带您一起重温抗美援朝经典影视剧,聆听青年官兵与银幕中志愿军英雄穿越时空的对话。
电影《奇袭》
——一场“奇门遁甲”
总有一个时间节点,能够唤醒久远的记忆,让人们在历史中仰望崇高、砥砺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有这么一句话频频登上热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普通年轻人的青春,是诗和远方。而他们的“诗”,是不立军功,不下火线的铮铮誓言;他们的“远方”,是随时献出生命的前方阵地。
战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很多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影片,是记录那个时代的缩影。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份独特的电影情结,在我记忆深处便是《奇袭》。
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映了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电影《奇袭》
《奇袭》中的这些志愿军,大多二十出头,正值青春年少。他们所背负的“重量”,是护国卫家的初心与信念。
它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方连长,率领一支侦察队,深入敌后,炸毁敌人一座公路桥——康平桥,切断敌人退路的故事。
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通过我侦察兵与敌人围绕大桥进行的惊险斗争,反映了侦察兵灵活机智、不怕牺牲,勇敢斗敌的英雄气魄。
夜黑风高,前往联络点凤仙岭的公路上,他们化装成美军巡逻队,吓跑了李伪军运输队,救出了联络员、朝鲜老大妈,从而与游击队取得了联系。
影片除突出了我军的高大形象,还塑造了朝鲜老大妈和女游击队战士朴金玉两个朝鲜爱国女英雄的形象。侦察队在朝鲜女游击队战士朴金玉的帮助下,炸毁了康平桥,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任务,继而,配合大部队,全部消灭了敌人……表现了中朝人民联手抗敌的深厚情谊。
朝鲜康平桥
影片故事曲折,情节紧张,战争场面激烈真实,让观众能充分体验到当时环境的艰苦与斗争的艰难。观影过程中能够发现,在与敌人斡旋的过程中,我侦察队所呈现出的战斗智慧与勇气,是整部《奇袭》的灵魂所在。
潜伏中的志愿军侦察兵
影片的故事和人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神”的能量,但却是一切都起始于人的能动力,让一切的进展和结果,都有据可依、合情合理。
侦察员化装成李伪军伤兵,夺得了一辆敌人的吉普车,骗得桥头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桥的构造和桥头的设防情况,敌人发现吉普车失踪,立即派部队追寻。在紧急关头,方勇把吉普车开下悬崖坠毁,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这也是影片最精彩、最有神的一部分。
志愿军侦察兵乔装成李伪军
它有“神”的气质,它的神,是精气神,是神勇,但不是神话。所以,《奇袭》所突出的是一个“奇”字,所摒弃的是“神剧”思维,无论人物还是事件,都有来有去、有因有果,看起来是有真实的纵深感的。
影片中,方连长的原型就是志愿军38军侦察科科长张魁印。他在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中,率领由323人组成的先遣队,深入敌后,冲破敌人道道封锁和层层阻拦,巧妙地与敌周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按时炸毁了大同江上的武陵桥,截断了敌军南逃一条重要通道,为二次战役西线的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多年以来,他从没透露过自己是《奇袭》主角原型。张魁印说:“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一切荣誉都是同志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张魁印
康平桥的主景地是今奉化溪口藏山大桥——
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把藏山大桥作为主景地,并在附近地区选取了大量的镜头。
如今,电影《奇袭》已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抗美援朝影片,而藏山大桥也成了永远的“康平桥”。
(文中配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写给方勇连长的一封信
——做有本事的亮剑传人
方勇同志:
你好!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多么想去前线,与你一同深入敌后,奇袭恶敌。你足智多谋,灵活善变,胆大心细,不愧为侦察兵的典范。
通过奇计、奇兵,打乱敌人阵脚——
侦察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任务、取得胜利的关键就是“奇袭”二字。出奇制胜,攻其不备,这是成功的秘籍。
“奇袭”之下隐藏的诸多细节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表面上是“奇”,实际上是有“真本事”。
唯有真本事,方能出彩。
为了完成炸桥的任务,你竭尽所能,巧妙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侦察敌情,最终成功取得第一手资料,顺利将敌方的战备桥炸毁。
侦察兵都要求具有过人的军事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侦察兵的行动更为迅速、灵活,对单兵的体能、敏捷度和综合作战意识都有较高的要求。
侦察小分队多才多能,会开车,会英语、朝鲜语,这些都给侦察任务带来很大的便利。该出手时就出手,突然袭击,让敌人猝不及防,这些都离不开你们自身过硬的素质。
身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更要像方连长一样,精通“十八般武艺",一旦需要派上用场,必须拉得出,打得响。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加强练兵备战,练好自身硬本领,本事在身,万事不怕。
我们现在打仗,巧打肯定比硬打要好。
现代战争讲究联合作战,体系支撑,必须讲究斗争的策略方法。
我们要找到承担敌人运输的“康平桥”,炸毁它,切断敌人的“后勤保障”和“供给”,扼其咽喉,令其窒息,用真本事巧妙地给敌人制造一个又一个瓶颈。
70年过去了,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英雄的血脉仍在延续,英雄的精神仍在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始终是战争制胜的决定性因素,苦练杀敌本领,勇于亮剑的血性与本事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