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借东风(借东风、空城计…诸葛亮的神迹)
孔明借东风(借东风、空城计…诸葛亮的神迹)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三国演义》的重头戏,作者用大量篇幅渲染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相关章节中,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玩弄魏将曹真、司马懿于股掌之上,仅仅因为寿命限制而未能消灭曹魏、北定中原。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对阵曹真、司马懿并无太大的优势。许多人看过《三国志》后,对诸葛亮的军事成就产生了落差感,觉得不过尔尔,极端者甚至认为还不及司马懿。这一褒一贬的两种看法,与历史事实都有一定距离。
“六出祁山”是小说对史实进行过艺术加工以后的说法。诸葛亮时代,蜀汉与曹魏确实有六次大战,其中只有一次是曹魏攻蜀,另外五次是蜀汉攻魏。这五次之中,诸葛亮从祁山出兵只有两次,“六出祁山”实际上指的是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那么,诸葛亮北伐在军事上的含金量究竟如何?
与《三国演义》的描写不同,诸葛亮自从献上“隆中对”、为刘备效力开始,直到刘备去世,在军事上的作为都不多。“火烧博望坡”其实是刘备的杰作,“火烧新野”完全是编造,《三国演义》着重渲染的“火烧赤壁”则跟诸葛亮关系不大。虽然如此,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作用依然无法取代,他的主要作为集中在内政和外交两方面。内政上团结荆州名士,外交上促成孙刘联盟,这都是刘备政权得以生存的前提条件,所以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依然很高。
刘备政权的军事方面,前期主要靠刘备自己,后来夺取益州的谋主是庞统,夺取汉中的谋主则是法正。可以说,刘备在世时,诸葛亮只有率张飞、赵云增援益州等屈指可数的军事经历。刘备伐吴不带上诸葛亮,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益州后方需要诸葛亮镇守,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认为诸葛亮作战经验较少,对作战没太大帮助。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在内政外交之外还接管了军事,他首先南征反叛的西南夷,进行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演习,此后就发动了对曹魏的五次北伐。北伐之初,诸葛亮在军事上虽不能说全无经验,但也绝非娴于军旅,因此第一次、第二次北伐时仍在积累经验,用兵上难免有不够圆熟之处。从第三次北伐开始,诸葛亮就越打越好,无愧于三国时代一流的军事统帅了。
一场大地震令诸葛亮北伐艰难
要深入理解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必须了解秦岭周边的军事地理。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三个军事单元即汉中、关中、陇右,都分布在秦岭周边,对应今天的陕西南部、陕西中部、甘肃南部,三者被连绵不绝的秦岭隔离开来。蜀汉自从夺取汉中后就用心经营,北伐多以汉中为根据地,而要从汉中进攻关中或者陇右,只能穿越秦岭谷道。
秦岭绵延极长,其中有数不清的谷道,但是适合大部队行军的就少之又少了。从东往西,总共只有如下五条:子午道(子谷与午谷)、傥骆道(傥谷与骆谷)、褒斜道(褒谷与斜谷)、陈仓故道、祁山道。其中前四条的出口是关中,祁山道的出口是陇右,五条道路各有优劣。
子午道在关中方向的出口就在长安附近,从子午谷可以奇袭长安,魏延因此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但子午道里程最长,而且很不好走,要是奇袭不成,大军难以平安撤回,这是诸葛亮拒绝“子午谷奇谋”的重要原因。
傥骆道最短,但路况最差。日后曹爽兴兵伐蜀,全军从傥骆道杀向汉中,结果被蜀汉据险击退,就是傥骆道险峻的明证。诸葛亮对这条路没有兴趣。
褒斜道设施最好,也有存放军粮的仓库,但走褒斜道也没什么突然性,算是无功无过的一条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走的就是褒斜道。
陈仓故道与祁山道虽然出口不一样,但是应该放在一起说,这两条路原来是一条,后来被地震给震成了两条。西汉之前,汉水的流向跟今天不一样。古汉水从今陕西宝鸡之南发源,沿今日的陕西省西界流到略阳的“天池大泽”后,分为两条:一条向南流入四川,在重庆注入长江;另一条向东流入汉中,然后进入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西汉初年的武都大地震把天池大泽震塌,古汉水的河道断开。两条支流逐渐分离,南流的一支是今天的嘉陵江,而东流的一支就是今天的汉江。
所以在西汉以前,从汉中可以坐船沿古汉水河道直达今日的陕西宝鸡,也就是关中平原的西界。水路运兵可以避免走险峻山路,行军和后勤都比陆路便捷得多。楚汉战争中,韩信之所以能够“明出子午,暗度陈仓”,也是因为走这条道路足够快,出兵具有突然性。武都大地震之后,陈仓故道就很难走了,诸葛亮只在第二次北伐时试走了一次,后来就再也没考虑过了。
陈仓故道虽然废了,但从汉中到略阳的前半段还比较方便通行,到略阳后,向北走就是陈仓故道,向西走则是另一条道路祁山道。通过祁山道,可以从今陕西南部(汉中)快速进入甘肃南部(陇右),直达今日的甘肃天水。“六出祁山”的祁山,就大致在这条道路的中点,是魏军的一个重要据点。诸葛亮对这条道路非常上心,第一次、第四次北伐都走祁山道,第三次北伐虽然没走完祁山道,但也在这个方向活动。
可以发现,诸葛亮北伐最热衷于从祁山道出兵,进攻陇右,而这跟他“隆中对”的构想不合。隆中对的说法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主要目标是关中。而诸葛亮放着东边几条通向关中的谷道不走,却去攻击西部更偏远的陇右地区,无怪乎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会认为“诸葛亮出师以北伐,攻也,特以为守焉耳,以攻为守”。后人如他认为,诸葛亮北伐不过是为了拓展蜀汉的生存空间和防御纵深。
这种看法并没有错误,但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部分。在“隆中对”之后,其实蜀汉还有一个杰出的战略规划“汉中策”,是“隆中对”的重要补充。“汉中策”是法正的杰作,法正出身扶风法氏,原是关中人士,后来为避凉州兵乱才入蜀,对于关中、陇右、巴蜀的军事地理都很了解。刘备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夺取荆州、益州后,接下来应该两路出兵进攻宛洛和关中、消灭曹操,但诸葛亮没有细化具体怎样出兵,最终由法正对此加以完善。
诸葛亮用法正之策北伐
法正的“汉中策”主张拼尽全力夺取汉中,之后就“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可以灵活地选择战略了。其中的上策是按“隆中对”的规划,与荆州方面配合攻取汉朝旧都长安、洛阳,北定中原;中策是夺取雍州、凉州(分别对应汉代凉州的河西、陇右,即今日之甘肃),然后从四川和甘肃两路夹击,夺取关中;下策则是指扼守秦岭,保障四川的安全。具体采用哪个策略,则应视敌我实力对比而定。
刘备与曹操汉中决战胜利后,法正的战略最终得以实施。虽然关羽败亡和荆州易手令上策无法实行,但基于自身实力在中策和下策之间切换,则成为蜀汉后期的总战略。
蜀汉如果夺取陇右,不但能够与巴蜀夹击关中,而且成功的希望也很大。蜀汉离甘肃其实比曹魏更近,原来的古汉水虽然被武都大地震震断,但祁山道的前半段仍可走水路运兵,后半段也比较平坦。曹魏的战略是防守,听到蜀汉进攻陇右的消息后才能从关中出兵救援,从关中到陇右的直线距离看似不长,但渭水湍急到不能逆流而上运兵,陆路则被陇山隔断。魏军从长安出发,必须穿过整个关中平原,绕道关陇大道,从街亭隘口穿过陇山,再折向西南,才能到达陇右,路途相当遥远。蜀汉如果动作够快,完全有可能在曹魏援军赶到前夺取陇右。
蜀汉如果不顾陇右,直取关中,则容易受到曹魏陇右、关中、中原三方面兵力的夹击,风险较大。不如先取陇右,再从陇右、巴蜀两面出兵,夹击关中,要稳健得多。所以诸葛亮北伐出祁山道攻打陇右的次数最多,以至于被《三国演义》讹传为“六出祁山”。所以诸葛亮北伐并不仅仅是王夫之说的“以攻为守”,而是试图夺取陇右之后,视实际情况选择攻与守。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此时蜀汉已经七年没有对外用兵,曹魏方面全无准备,因此是历次北伐中条件最好、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诸葛亮派赵云、邓芝率军作为疑兵,假意从军事设施最完善的斜谷出兵,绊住本来就准备不足的关中魏军,自己则率军走祁山道夺取陇右。
陇右河西一带在汉末爆发了韩遂、马腾领头的羌汉联合叛乱,曹操、夏侯渊经多次战斗才平定陇右。河西直到曹丕即位后才收入囊中,曹魏在此地的统治并不稳固。因为诸葛亮出兵突然,祁山要塞快速失守,诸葛亮大军进入陇右后,安定、南安、天水三郡迅速投降,只剩广魏、陇西二郡仍在抵抗。诸葛亮从容围攻二郡,眼见陇右就要落入诸葛亮之手。
陇右一旦失守,更不稳固的河西也将易手,蜀汉将会控制丝绸之路,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成为曹魏的心腹大患。曹魏“朝野震动”,但魏明帝曹睿也非庸手,他深知其中利害,火急救援西线。曹睿亲自坐镇长安,命曹真防御赵云、邓芝的疑兵,张郃率军救援陇右。
此时战略态势对蜀汉十分有利。虽然陇右危急,但曹魏并没有搞清楚赵云只是一支疑兵,仍然留下大量部队应付赵云,张郃增援陇右的部队数量因此受到了影响。曹魏大军要进入陇西,必须穿越陇山中的街亭隘。蜀军若能守住街亭,将张郃的魏军拒之门外,诸葛亮就能完全平定陇右,反客为主使陇右成为蜀汉的主场。届时魏军若不退走,进行决战也对蜀军有利。
只可惜,诸葛亮在守街亭的人选上犯下大错,派出擅长参谋而缺少实战经验的马谡。结果,马谡不出意料败在名将张郃之手,街亭也未能守住,魏军源源不断进入陇右。诸葛亮若继续留在陇右,就要在坚城未破的情况下与魏军决战,这对蜀军十分不利。蜀汉国弱兵少,诸葛亮也不敢冒这个险,只能撤兵。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出兵突然,进攻神速,几乎夺取整个陇右,战果丰硕。赵云那一路疑兵的布置,也确实迷惑、迟滞了魏军的行动。可以说战略战术上都相当漂亮,只可惜在紧要关头用人不当,错失了最好机会。此后,曹魏大大加强了关陇的防御,北伐的难度大增。
同年冬天,诸葛亮发动了第二次北伐。这次北伐的起因,是这一年八月东吴用诈降之计诱骗曹魏东线主帅曹休孤军深入,在石亭之战中大破曹休,魏军注意力被吸引到东面,关中空虚。这一次,诸葛亮没有出祁山道包抄陇右,而是从陈仓故道直插关中,试图通过“闪电战”夺取关中。
不过,此时曹魏已经全面强化了关中防御,魏将郝昭在陈仓城里进行周密的守城准备。诸葛亮这次出兵属于仓促决定,攻城武器等装备准备得不够周全,短期内攻陈仓城不下。而陈仓故道自从武都大地震后非常难走,粮食补给也跟不上。“闪电战”失效后,蜀军继续消耗下去已无意义。听闻魏军援军将至,诸葛亮决定退兵,在撤退中设伏杀死了追击的魏将王双。
第二次北伐出兵仓促,诸葛亮“闪电战”的意图没能实现,但蜀军并未战败。此战之后,诸葛亮深切认识了关中谷道的艰难,将战略重心重新放回了陇右。
渐入佳境的北伐大业
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发动第三次北伐。这次,诸葛亮的意图是加强对祁山道的控制,夺取祁山道侧翼曹魏治下的武都、阴平二郡,实质是为之后的北伐做准备,所以规模不大。
诸葛亮派蜀将陈式进攻武都、阴平,自己率军作为后援。魏将郭淮本欲率陇右之兵救援二郡,但发现诸葛亮的援军后害怕坠入圈套而退走,武都、阴平二郡被蜀汉夺取。
武都、阴平二郡虽然人口稀少,但意义不小。有了这两郡之后,蜀军从祁山道出兵陇右更加安全,而且离陇右距离更近,进攻时可以更具突然性,还可以延长使用古汉水。武都、阴平二郡内的古汉水离渭水只有百里,蜀军从汉中到陇右只要走百里陆路就可以了,其他地方都可以坐船。蜀军行军比以往要便捷太多,日后姜维常从此地走水路出兵伐魏,与魏国从陆路到达陇右的援军相比有劳逸之别。阴平更是蜀汉防守的要路,从阴平道可以绕过汉中、剑阁等雄关直插成都,邓艾日后就是走这条路去消灭蜀汉。此外,从这条路向西还可以招抚氐、羌等少数民族,利用他们的力量。
第三次北伐的战斗规模不大,但夺取武都、阴平二郡体现了诸葛亮出众的战略眼光。次年七月,魏军大举攻蜀,因天降大雨,未发生大战就原路撤回。诸葛亮没有单纯防守,而是派魏延、吴懿从武都、阴平西出招抚羌人。魏将费瑶、郭淮前来干涉,但蜀汉已经走便捷的武都、阴平水路率先到达,利用时间差安抚了羌人。羌地成为蜀军主场,魏延、吴懿得以大破魏军。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蜀汉经过数年休养,在武都、阴平入手后经营祁山道,故而诸葛亮此次志在必得,出兵规模极大,在后勤、外交等方面也做了多手准备。为了保障粮食运输,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来提高运输效率,同时还招诱鲜卑轲比能南下夹击曹魏。
曹魏大将曹真病重,曹睿以司马懿为帅对抗诸葛亮,这也是历史上司马懿与诸葛亮第一次交锋。《三国演义》里面写到,司马懿在第一、二、三次北伐和魏军攻蜀诸战中,就与诸葛亮斗智,纯属虚构。第四、五次北伐,才真正可以检验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含金量。
诸葛亮留王平围攻祁山堡,自己率军进入陇右上邽,破坏上邽的麦田,并击败了前来干预的魏将郭淮。军事新贵司马懿率军来援时,与西线宿将的矛盾爆发。西线名将张郃挑战司马懿的权威,想与司马懿分兵,遭到否决。但司马懿率大军赶到上邽后,却因为对自己不自信,不敢与蜀军交战,只敢在蜀军附近维持存在,仅仅妨碍蜀军行动,令西线诸将十分不满。
诸葛亮见状,决定后退以调动魏军,寻求战机。司马懿果然追来,但仍然不敢与蜀军交战,以保持军事存在、妨碍蜀军行动、避免出大错为方针。张郃建议出奇兵截断蜀军后路,也因司马懿嫉贤妒能而遭否决。随着蜀军在外逍遥日久,魏军诸将嘲笑司马懿“畏蜀如虎”,军心不稳,司马懿不得已出战,结果被诸葛亮打得大败而归。
《晋书》载此战司马懿大破诸葛亮,而《三国志》对此事全无提及。若是事实,入晋后的陈寿岂敢不录此事,抹煞司马懿的大功?《汉晋春秋》却记载诸葛亮大破司马懿。从这个角度看,《三国志》不提正是为了给司马懿遮羞。陈寿这么做只是为了避免迫害,却也不肯昧着良心为司马懿贴金说谎,只好完全不提。
第四次北伐是第一次北伐之后机会最好的一次,诸葛亮的准备既充足,战场上也表现出色,但蜀汉负责运粮的李严与诸葛亮内斗,以“粮草不济”为由让诸葛亮撤军。虽然诸葛亮在撤军途中设伏杀死了被司马懿逼迫追击的曹魏名将张郃,但也错过了夺取陇右的最后机会。战后,诸葛亮废黜李严,镇住了朝堂上的暗流,继续准备北伐。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北伐。此时诸葛亮身体状况已经很不乐观,没有时间再绕道陇右、徐图关中,所以选择从褒斜道出兵,以正兵直插关中。为了保证胜利,诸葛亮向东吴求援,孙权发兵十余万分三路伐魏。同时,诸葛亮因粮运艰难,布置士兵就地屯田,以便久战。
司马懿兵多于诸葛亮,仍然只敢防守,不敢进攻。魏蜀两军相持百余日,只发生了几次零星的遭遇战,未能更动大局。最终孙权大军被曹睿击退,诸葛亮失望之下病死五丈原,蜀军撤回,最后一次北伐结束。
综观诸葛亮五次北伐,每一次都是战略目标清晰,战术选择得当。虽然第一、二次北伐战绩不佳,但曹魏损失仍然大于蜀汉。此后,诸葛亮越打越好,司马懿坐拥大军却只敢防守,将略比之曹真尚有不及,遑论与诸葛亮相比了。日后司马懿平定辽东表现出色,全因与诸葛亮交战得到历练之故。综合来看,诸葛亮无疑是三国时代的一流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