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之2.3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之2.3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2.3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世界上一个最根本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一是人对自然的作用,通过劳动改变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人依赖自然生活、生存和发展。这是以人为主体的关系。二是自然对人的作用,自然界以资源的形式参与社会历史的创造,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或者以异化的形式对人的反作用。这是以自然为主体的关系。如果人类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地球有能力支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界会对人类进行报复。例如,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社会物质生产,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物质生产采用“资源(原料)—产品一废物”的模式。这是一种线性非循环的生产工艺。它以排放大量废物为特征。随着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量排放废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现象。这种现象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形式表现,对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这是以自然规律作用表现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类应对这种挑战,需要通过世界历史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加以解决,从工业文明的社会向生态文明的社会转变。
为此,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从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看,人类与自然是“一体关系”——自然是人类依存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从自然进化过程和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看,人类与自然是“母子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之子。
第三,从自然界作为人类的知识和力量的源泉看,人类与自然是“师生关系”一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是自然的学生。
第四,从自然界生存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看,人类与自然是“朋友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自然的朋友(姜春云,2012)。
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和谐共生。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背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干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我们从历史走来。历史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历史的发展的,它贯穿人类发展的全过程。人类的史前时期(原始文明时代),人依靠采集植物和捕猎动物为生,是一种直接利用自然物的、完全依赖自然的生活。因为那时人口较少,生产力有限,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改变,在过度采集和捕猎减少生物多样性时,人类的持续生存受到成胁,便通过迁徙加以解决,自然过程得以自动恢复,没有生态危机。一万年前,农业的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特别是铁器等工具的使用,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这是世界历史的一次根本性套革。最早的农业采用刀耕火种的形式,大片森林和草原变为农田,农业发展创造的经济成果超过以往数百万年的总和。农业虽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发展农业又导致水土流失、土地和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这只是局部地区的生态危机,没有成为全球性问题。300年前,科学技术革命推动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使用,大量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挖掘和使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生产,创造了更多更大的财富,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人类享受现代化的生活。但是,它伴随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问题,造成生态危机的全球性威胁,导致世界历史的又一次根本性变革,迎来生态文明新时代。
人与自然关系历史发展的哲学表达有三个目标。原始文明时代:图腾崇拜。人类远古时代,人刚从动物分化出来,没有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分开,把动物祖先当作神,这是人一神一兽三位一体的时代。面对强大的自然力,产生了自然宗教的第一个神—图腾神。人以某一个或多个动物作为崇拜和信仰的对象,祈求它们保佑,即图腾崇拜。恩格斯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
农业文明时代:天命论和环境决定论。农业的创造,人类进入真正的文明时代。农业生产特别重视和依靠自然力,自然条件,如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源,良好的气候条件等,对于农业生产和动物饲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它又无比强大,因而在人们的思想中把天命(自然力,不是神)奉为万物的主宰。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天命论”,如孔子宣扬尊天命和畏天命的思想。管仲《水地》一文说:“地者,万物之本源也。”表达了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崇拜。这是环境决定论思想的最早表述。
工业文明时代:人统治自然。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世界工业化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为所欲为,完全不受限制地挖掘地下矿藏,完全不受限制地砍伐森林、开发土地、水源和其他生物资源,完全不受限制地向环境排放废物,对自然界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这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指导下,依据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和实践,不断地战天斗地的伟大成绩。在这样伟大的胜利面前,人们以为自己已经完全征服自然,已经战胜自然,自然力已经不在话下,人的力量可以而且已经统治自然界,再不需要敬畏自然,不需要爱护和保护自然。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现代历史观的演变,其本质莫不是人类本性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只有人有地位,没有自然的地位。这是不可持续的。
生意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世纪中叶,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挑战兴起生态文化,反思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主张需要超越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提出“大地共同体”概念认为,土壤、水源、植物、动物等构成完整的集合:大地;人与大地(自然界)构成“大地共同体”,人是这个共同体的一员,而不是大地的征服者。他说:“大地伦理学改变人类的地位。从他是大地一社会的征服者转变为他是其中普通一员和公民。这意味着人类应当尊重他的生物同伴,而且也以同样的态度尊重大地社会。”人类需要用全新的价值观重建人类理性的大厦,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律性,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