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太极拳内功(太极拳内功“千斤坠”形成与运用)

太极拳内功(太极拳内功“千斤坠”形成与运用)

时间:2021-07-18 16:48:28来源:黄埔信息网

太极拳内功(太极拳内功“千斤坠”形成与运用)太极拳内功“千斤坠”形成与运用

作者马权友

马权友,天津市宁河区人,大学文化,全国公安文联作家会员、天津作家会员、天津滨海摄影家会员,中国武术七段,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师承王西安,至今已习武三十多年,有深厚内功和高超武技,多次在天津和国际武术太极拳比赛中摘金夺银,培养弟子众多,为全民健身做出了贡献,多次在国家级杂志《中华武术》上发表有关太极拳论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天津滨海电视台、宁河电视台、《今晚报》、《渤海早报》、《天津政法报》、北方网等媒体曾报道了马权友传授太极拳的事迹。

太极拳内功“千斤坠”形成与运用

太极拳内功“千斤坠”形成与运用

太极拳内功“千斤坠”形成与运用

太极拳内功“千斤坠”形成与运用

太极拳内功“千斤坠”形成与运用

作者马权友

我与朋友搭手试劲时,对方常反映我手沉重,我的徒弟更是有感受:“师父太沉了,上来就压住了我。”这种沉重也许正是太极内功“千斤坠”的表现,是长期用意放松练太极拳练出来的,越松越沉,在搭手试劲中妙不可言。

真太极拳表现为行拳沉稳中带轻灵,有沉无轻是拙,有轻无沉是浮,唯有轻沉兼备才是练太极拳追求的目标。杨澄甫言太极功:“纯粹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此乃真太极也。”这说明太极拳实用,练出并能运用“千斤坠”的沉非常必要。

《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这一段描述了武松“千斤坠”功夫展示:武松为兄报仇,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被发配孟州。两官差押解武松,来到孟州道前的十字坡,进酒店喝酒。武松见老板娘母夜叉孙二娘不怀好意,找机会把酒泼掉,假装被酒迷倒。孙二娘以为三人被迷倒,叫人抬去做人肉馅包子,见两个手下抬不动武松,便亲自动手。武松便使用了“千斤坠”,控制住孙二娘,让她动不得而求饶。孙二娘丈夫菜园子张青刚好回来,认出武松,并和武松结拜为兄弟。这说明“千斤坠”运用好威力很大。

如今也有人在展现“千斤坠”功夫,使用“千斤坠”抗住众人的推击而不动。这并不奇怪,只要练出身体的松沉来,再懂得物理摩擦力原理运用,改变来力方向,就可以做到以一抗十。只要被推之人的后腿形成一定的角度,使来力在摩擦角内,反而加大脚的摩擦力,从而稳固身体。这好比顶门柱,道理同样。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牢固大门为防盗、防坏人,就用木棒或铁棒有一定斜度地顶住门。上端顶住门栓处,下端抵住地面的坎或洼坑处,这样越推门越推不动,因为地面给了一个向门的反向力,从而使门更牢固。

“千斤坠”形成于用意松身。练太极拳必须意念在先,用意念引领身体放松,放松很关键,要松开肩关节,松掉肩膀,使肘下垂,决定了气位下沉,便有了下沉劲,由于气劲下沉,所以会形成后腰的放松,然后促使两胯松开,屁股下掉,尾闾中正。尾闾中正下垂是形成“千斤坠”的关键。尾闾是什么?俗称尾巴根子,与骶骨相连。四肢爬行的动物,其尾巴的功能有平衡作用。而我们的尾闾犹如古钟中间的钟锤,也是练功平衡的根本。“尾闾中正”的目的是形成“线垂”的作用,引劲入地,形成“千斤坠。”"千斤坠”是沉重的代言,至于多沉,要看放松程度,越松越沉,松透沉极,达太极拳论所言境界:“尾闾中正神贯顶。”

"千斤坠”的应用在于稳固自己的身体,只有身稳,行拳才会到位规范。同时,在搭手实用时利用"千斤坠”技法,先稳我身,再吞劲为我,合二为一,引劲入地,借力打力。当对方与我搭手,我放松合劲,身体与对方焊接成一体,将对方来力吞噬至我身,再靠“千斤坠"技法,引劲下沉入地,角度斜向下,形成摩擦角,增大脚的蹬劲,借到地力后再发劲吐出,作用到对方身上。发劲时劲不能出圈,体现冷脆,这要靠“千斤坠”的沉坠中定身体,八面支撑。

总之,松透是“千斤坠”的前提,沉重是“千斤坠”的结果。只要放松练拳,形成尾闾中正,“千斤坠”运用的神奇作用就会显现。(文/马权友)

太极拳内功“千斤坠”形成与运用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