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是怎么形成的(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海啸是怎么形成的呢?海啸属于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不可撤销性的伤害,前几年的印度洋海啸,日本海啸都给世界的人们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果对海啸多了解一些,虽不能避免,但是必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下面是奥秘世界带你了解海啸怎样形成的,探索海啸形成的真正原因。
海啸按形成原因分类
海啸按形成原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海啸形成的原因
海啸发生在大量海水突然被置换或转移,海啸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地震活动,海下的山崩,以及宇宙的影响,如行星撞地球。
地震活动是海啸最主要的原因。在海洋中或在海洋附近,在地震的形成或减弱时都会发生海啸。在地震发生时,海底板变形,造成海水移位。在地震减弱时, 地壳板块之间相互滑动,造成大量的旋流,而引发了大量海水的置换和转移,海底山崩,海底山崩也能导致海啸。海底山崩常发生在地震期间或在海底火山爆发时。这些山崩以及地震中落下的沉淀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移动,引发海啸.。
宇宙的影响 在海洋中,宇宙的影响是最不经常引起海啸的因素.这就好象是向池塘里扔石头,除非扔进大量的石头,否则不会引起海啸.当石块冲击水时,从落水点处向外会引起阵阵微波.在宇宙的影响中,这些微波也会导致大规模的海啸,当海水接近岸边时海啸增强。
海啸形成原因过程解析
1、 地震规模大,引起海底落差巨大
引起海啸的是地壳的垂直错动,地震引起的地壳运动,既有水平的错动,也有垂直的错动。水平的错动不会引发海啸,垂直的错动才会引发海啸。所以当一次地震以垂直的错动为主的话,就很有可能造成海啸。
具体地说,就是当海底出现了大范围的上升或下降,大的高度差引起了重力差。“如果海底塌陷,海水就会迅猛的灌进这个‘坑’里,海水形成了落差,出现海啸。同样,如果地震造成了海底的隆起,也会引起高度差,触发海啸。”
2、特殊地形放大能量
地震发生后10余分钟,就有3米高的海啸到达了陆地。港湾空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高桥重雄指出,今后还有可能发生海啸,退回海里的海啸有时在折返陆地后,会变得更大。海啸袭击了日本列岛的广阔范围,但是以岩手县为中心的三陆海域是沉降海岸,有可能导致灾害更为严重。气象厅地震海啸监视科科长横山博文指出,沉降海岸的特殊地形有可能使海啸的巨大能量进一步被放大。
3、喇叭地形容易“收水”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间濑肇推测,冲上陆地的海水量可以与(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时相匹敌。而在三陆海域的那种里亚斯型海岸,有很多外侧宽广而内侧狭窄的“三角形海湾”,越向海湾内侧,海浪就越容易升高。他推算,在海湾深处等地点,海啸也许达到了30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