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科普大全 > 溶血性链球菌(什么是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什么是溶血性链球菌)

时间:2021-07-13 11:50:03来源:黄埔信息网

溶血性链球菌(什么是溶血性链球菌)

什么是溶血性链球菌

1、什么是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又叫做沙培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引发炎症的细菌,它通常存在于空气、灰尘、水等物体以及人体的口腔、粪便以及化脓的伤口中。这些细菌一旦遇到了可以入侵的伤口,就会乘虚而入造成人体的感染,不仅会引起呼吸道感染还会诱发一些比较严重的脏器感染例如肾小球肾炎等。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通常情况之下,这些病菌主要是通过伤口、口腔黏膜、不洁食品等入侵人体。而食品中的细菌可能又是由于在包装或者生产过程中卫生情况不达标而导致的污染。一些有伤口死亡的家禽肉和牛羊肉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它的侵袭,就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以及勤洗手等细节。对于生产食品的工厂来说,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情况的检测,保证食品不受外界细菌的污染,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和手套,在患病或者受伤的情况下不应接触食品。

2、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球菌的关系

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二者均为G(+)球菌,链球菌根据溶血能力可分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丙型链球菌。丙型不溶血。Lancefield根据抗原结构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又分为A~T18个族,每个族又因表面抗原不同可分多个不同型,以A族对人致病的多,可引起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肾小球肾炎及风湿热等。

什么是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球菌过去称肺炎双球菌,其外面的多糖荚膜层,可保护细菌免受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和体液中一些杀菌因素的影响。

3、溶血性黄疸的临床表现

溶血性黄疸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急性和慢性两类。

3.1、急性溶血性黄疸的症状有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腰痛、全身不适、血红蛋白尿休克及尿少等迅速出现黄疸贫血及肝脾肿大的症状。

3.2、慢性溶血性黄疸的症状较轻,主要是黄疸和贫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脾大,慢性患者急性发作其临床表现与急性溶血相同,其他多见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呈浅柠檬色。

溶血性黄疸的症状总体还表现为: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尿和粪的色泽改变;消化道症状,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状。

什么是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性

1、链球菌溶血素:溶血素有O和S两种,O为含有-SH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S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较小,故无抗原性。

2、致热外毒素:曾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红疹、发热、疼痛、恶心、呕吐、周身不适。

3、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故能增加细菌的侵袭力,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

4、链激酶:又称链球菌纤维蛋白溶酶,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具有增强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作用,该酶耐热,100℃50分钟仍可保持活性。

5、链道酶:又称链球菌DNA酶,能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

6、杀白细胞素:能使白细胞失去动力,变成球形,最后膨胀破裂。

什么是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的控制

1、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患局部化脓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要暂停与食品接触的工作。

2、防止对奶及其制品的污染,牛奶场要定期对生产中的奶牛进行体检,坚持挤奶前消毒,一旦发现患化脓性乳腺炎的奶牛要立即隔离,奶制品要用消毒过的原料,并注意低温保存。

3、在动物屠宰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检验法规,割除病灶并以流水冲洗;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发现化脓性病灶应整块剔除。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