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的数量(530条扬子鳄在安徽放归野外)
扬子鳄的数量(530条扬子鳄在安徽放归野外)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并且是如今全世界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不过随着生态系统的演变,人类的大规模捕杀,扬子鳄的数量已经在我国变得非常稀少,所以为了缓解扬子鳄在我国的野外种群,我国实施了一项计划——那就是“扬子鳄野外放归”计划,这个计划实施之后,对我国野外扬子鳄种群具有极大的帮助。
在5月,安徽就开展了扬子鳄放归活动的举行仪式,并且今年放归的人工养殖扬子鳄数量创下历年最大,十分的罕见,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少人看到这个消息也很紧张,问放归的扬子鳄多了,如果跑出来咬人了咋办?为什么要放生?我们一一来解答这些问题。
扬子鳄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物种,主要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IUCN将该物种定义为“极危”物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所以非常的珍贵,如今我国野外的扬子鳄种群数量并不多,仅200条左右,非常的少了。不过人工繁育的扬子鳄数量已经非常多了,达到了1.5万条,这些扬子鳄并没有“野外生存能力”。
这也是为何如今野外较少的原因之一。当然,将530条扬子鳄放归野外,如果都适应了野外生存环境,那必然可以提升野外种群的数量,到时候我们就不用采取人工养殖,这种生物种群就扩大了。按照计划来看,本次放归的地区是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实施过16次放归野外活动,累计放归扬子鳄508条,而这次是增加的新放归扬子鳄种群,进一步提升野外种群数量,所以从放归的本质上来讲,就是个好消息。
扬子鳄有什么特点?扬子鳄其实非常容易识别,因为它比一般的鳄鱼都要小,通常情况之下,大小在1到2米左右,头部扁平,吻突出,眼睛呈土色。体重约为36公斤。一般是白天休息,夜间活动,常常生活在河岸附近的洞穴之中。扬子鳄主要是捕食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生物,食量非常的大,不过该生物也非常耐饿,吃一次可以渡过漫长的冬天,所以基本上很难饿死,这就是它的基本信息。
那我们为什么要放生,数量增加,咬人了咋办?其实为什么要放归,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野外种群太少了,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是要进行大规模野化的。话说回来,如今我国野外人工养殖生物的种群并不多,并且成功的案例也很少,所以这次能不能自然野化成功不清楚,但是如果成功了,为我国其他生物野化也提供了基础。而放归之后,野外的扬子鳄数量必然会增强,所以大家也在担心咬人咋办?
其实这个问题都已经考虑到了, 同时扬子鳄放归的属于自然保护区,相当于还是被“圈起来”养殖的,只不过范围变大了。就算是野外放归数量再多,也不是什么问题,同时我国在放置扬子鳄的时候,是佩戴了卫星信号追踪器,完全可以实时进行扬子鳄的运动轨迹监测,就算是跑出了,也能够瞬间发现,所以只要你不进入到自然保护区,是不可能遇到被扬子鳄咬的情况,你想到的大家都想到了。
这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近些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极强,可以说大多数生物都是人类导致灭绝的,如果没有人类,自然演变也不会出现这种巨变,多数的动物都是存在经济价值,食用价值等,捕猎食用,买卖等导致物种的灭绝,所以如今其实实施生物种群的扩大,也算是“恢复”原始生态系统吧,只有保护地球生态系统,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才会更好。
当然,最后我们也简单地说明下,我国的一些保护成果,不可否认,我国在大力进行森林绿化,植树造林,保护水体,禁止捕捞等措施之下,确实生物种群恢复了不少,在2021年数据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有效的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而一些稀缺性的动植物也出现了增长,最典型的就是大熊猫、朱鹮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数量增加,大熊猫野生种群已经增至1864只,朱鹮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等等,所以这就是成果,我国保护的成果,而这次扬子鳄放归之后,如果适应了环境,自己具有独立的生存环境,那么扬子鳄的野外种群必然也就增长了,我们拭目以待吧。2021年,在年底进行野生动植物种群的时候,预计会大规模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