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故居(教育家张伯苓生于天津)
张伯苓故居(教育家张伯苓生于天津)
老舍和曹禺曾说:“知道中国的便知道南开,知道南开的就没有不知道张伯苓校长的。”张伯苓先生一手创建了南开,可称作是“南开之父”。“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张伯苓校长于1935年9月17日新学年“始业式”上,让南开大学新老同学自省的三个问题。所谓始业式,就是迎接新同学的开学典礼。
在仪式上,学子们最为期待的便是校长的演说。张伯苓校长常常利用这个契机,向学子们宣示南开的精神。他的演说别具特色,虽是带有天津乡音的“大白话”,但言浅而意深,极富感染力。在每一次“入学第一课”上,张伯苓讲得最多的就是为国为公,这也正是南开精神最为重要的内核。张伯苓对此念兹在兹,不断以此勉励新老学生。
张伯苓是旧中国民办教育的典范,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张伯苓历尽艰辛,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并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以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兴学育人,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受教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桑代克等人。
清光绪二年三月十一日(1876年4月5日),张伯苓出生于天津一个秀才家庭。原名寿春,字伯苓,后以其字行世。当时生活环境非常不好,从小目睹人们艰辛生活的张伯苓萌生出以武救国的想法。年少时候张伯苓跟随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学习,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就在张伯苓打算一展抱负的时候,他发现北洋水师虽然号称亚洲第一大舰队,但在日本面前却毫无招架之力,经历此段耻辱,张伯苓毅然弃武从文,想通过兴办教育走上救国之路。办学并不容易,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没有政府拨款,张伯苓只能四处募集经费。无论是军阀还是乡绅,他一律来者不拒。当时有人对他的做法很有意见,他却表示为了教育兴国,可以不拘小节。
张伯苓的教育生涯是从受聘于严范孙的家馆开始的。严范孙是天津著名教育家,主张变革封建教育,开办新式学堂。严、张二人思想主张一致,对教育救国、培育新人同具热心。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伯苓乘暑假航海东渡,亲眼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盛况,领略了日本对教育的重视及办学规模和教育方法,深受启发。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经过四个月的细心考察后回国,他决定成立中学,遂将严、王两馆合并,成立“私立中学堂”(南开中学)。从此他结束了家塾先生的生涯,成为学堂的学监。
1907年,张伯苓向天津名流募集资金两万六千两,利用天津乡绅捐出的城南十亩洼地,建成新校舍,学堂正式更名为私立南开中学堂。在南开中学的基础上,张伯苓、严范孙决心创办大学。上世纪10年代中期他们就开始酝酿。为此,张伯苓去美国学习、考察,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了一年多的教育理论,有了更充分的思想准备。民国七年(1918年)末由美国回到天津后,就开始筹募办学资金。民国八年(1919年)春开始起建大学校舍。1922年3月,南开大学建成新的教学楼,名为秀山堂。在新校舍举行的第一次开学典礼上,张伯苓激情演讲了他创办南开大学的宗旨——学以抑愚,学以救国。学能求真理,又能改善人格。
1937年7月,日军通过南开对面的一个日本学校开始轰炸南开大学。南开大学被毁是抗战以来中国第一所罹难的高等学府,苦心经营了三十多年的学校短短三天变为废墟。而张伯苓在重庆未雨绸缪建成的校区,最后也为西南联大(北大、清华、南开)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南开系列学校,是张伯苓和严修创办的一系列旨在促进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学校。学校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和“南开人”的治学精神。并以“容止格言”为学生的仪容举止规范。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南开中学、天津第二南开中学(原南开女中)、重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南开大学附属小学、原南开小学(被日军炸毁,后未复校)、蜀光中学等。
张伯苓讲过:紫白是代表南开的校色。“紫”是象征“高尚”的颜色,他还风趣地说:“满朝朱紫冠,尽是读书人。”“白”是象征“纯洁、廉洁”的颜色。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生活环境中的颜色,对人的情绪是有影响的,以紫白的颜色象征性地要求学生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廉洁奉公的品德,此中也有美育的心理作用。张伯苓故居坐落在和平区大理道78号,原天津英租界的新加坡道39号。张伯苓故居始建于1920年代中叶,是砖木结构的三层英式别墅,机砖墙身,多坡式瓦顶,属于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室内装潢均为菲律宾原产的木制地板、门窗和楼梯,并配有巴洛克式壁炉,装修讲究。房屋前后有宽敞的庭院,种有名贵的花草树木,环境幽雅。
在南开大学校园内,有一片静地,它用来追思、怀念和记忆南开历史最大的骄傲。这里安放着南开系列学校创始人张伯苓和他夫人的骨灰。张伯苓1951年2月23日离世,他生前曾留下遗愿,要把他安葬在南开校园内,之后 38年,骨灰五次变迁,但始终未能如愿。甚至有一度张伯苓的名字也消失在南开的校园。1989年在南开老校友的多方努力下,张伯苓的骨灰才迁入南开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