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祖庙好玩吗(佛山祖庙攻略)
佛山祖庙好玩吗(佛山祖庙攻略)
到佛山旅游,渝帆个人觉得三个地方是必须要去的,想要品尝美食,必须要去世界美食之都顺德国;想要游览山川,必须去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西樵山;想要了解佛山的历史文化,则首推禅城的祖庙,因为这里融古代建筑、岭南园林、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三雕艺术……等于一体,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要想了解佛山的文化,为什么不去广东四大名园之二的梁园和清晖园,不得不承认,梁园和清晖园都是岭南园林的经典代表,但如果真要做一个对比,个人还是觉得祖庙会更胜一筹,首先他的历史更悠久,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其次祖庙不仅仅是祖庙,里面还包括孔庙、黄飞鸿纪念馆、叶问馆等景点,所以他的综合性更强。祖高已然成为佛山旅游的文化标志。
祖庙的文化太博大,渝帆拍了很多的照片,也不太可能全部一一罗列,所以我都有点不知道要怎么来给大家介绍,几乎视野所及,皆是文物,每一个部件,都有典故。比如说上图这个双龙壁,在祖庙里都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文物,但来头却并不小,因为佛山的石湾有南国陶都之称,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而这个琉璃双龙壁,长12米,高3米,汇聚了新中国建立以来佛山石湾陶艺家的心血,是石湾陶塑中少有的大型陶塑佳作。此陶塑壁上的两条巨龙遨游于蓝天碧水之间,呈二龙争珠之势;龙的釉色浑厚,跃然灵动,祥云波涛,洋洒壮阔。作为人人皆知的神物,龙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图腾,其所蕴涵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与精神,成为了生命力和无所畏惧的图像化象征。
这是入门处不远的醒獅台,醒狮文化在佛山同样渊源流长,相信大家都知道佛山的黄飞鸿,一说起黄飞鸿,除了他那闻名海内外的佛山无影脚,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的《狮王争霸》。佛山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佛山醒狮传承至今,已经成为佛山重要的文化标签,是佛山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无醒狮,不佛山”。
祖庙里有很多这样的牌枋,而这座褒宠牌坊只是其中之一,据了解,“褒宠”牌坊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原为佛山仙涌铺大塘前郡马梁祠牌坊,1972年迁建至此。为四柱三门楼式石牌坊,面宽28.5米,牌坊装饰大量采用砖雕技艺,雕刻内容丰富,有鸟兽花卉、故事人物等,颇具匠心。坊额正面石刻“褒宠”二字,乃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敕书,背面阴刻196字,内容为正德皇帝对梁焯出色表现的嘉奖,乃郡马梁氏家族为显耀梁焯所获荣誉、追念他的功绩所立。此牌坊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前面介绍的那些都是祖庙的附属建筑,这才是真正的正主,这里望过去,可以说是满眼文物,正前方的大殿有三个门,这三个门就不简单,是明正德八年(1513)崇正社学、灵应祠、忠义流芳祠三座建筑物的正门联建在一起的统称。正中为灵应祠的三个拱门,东侧为崇正社学大门、西侧为忠义流芳祠大门。这祖庙三门是一座八柱九开间的宏伟建筑。灵应祠的三个拱门分别设于明间和次间,明间的正门稍高大,两旁的次间略低。进深1米多的门洞,给人以壮丽、威严之感。崇正社学大门和忠义流芳祠大门分别在东、西梢间,不同于灵应祠三个拱门的是,东、西梢间的大门均为长方形。
再往上看,祖庙三门上的陶塑瓦脊全长31.7米,高1.78米,是我国现存最长的一条陶塑瓦脊,被冠以“花脊之王”的盛誉。关键是像这样的陶塑瓦脊,祖庙有好几条,其精美的程度,可能只有广州的陈家祠可以相媲美。
大殿的正对面是一个高大的牌坊,名为灵应牌坊,据了解这个牌坊也不简单,它始建于明朝景泰2年,因明景泰皇帝将祖庙赐封为灵应祠。所以牌坊施工构建格外讲究。壮丽异常。牌坊建筑为三楼三层式,威严耸立,檐柱间大量施用斗拱,飞檐叠翠,飘逸凌云。正面顶层正中有竖书“圣旨”二字匾。下层横书。“ 圣域 ”、“灵应”二字。背面顶层竖书“ 谕祭 ”二字匾。朱红的木结构映衬着贴金大字。配以绿色琉璃瓦上盖,使整座牌坊显得辉煌夺目。
灵应牌坊的后面是一个古老而华丽的戏台,这个戏名叫万福台,据说是整个华南地区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戏台,按工作人员的介绍,万福台始建于清初顺治十五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台前有宽阔的石铺场地。东西两侧是两层式长廊供民众和乡绅富户观剧之用。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据说自清朝中期以来,粤剧戏班的第一台戏必先在万福台演出,以图吉利并检阅阵容,然后再到四乡巡演。禅城至少有28个粤剧戏团,每天晚上和周六、周日全天,在此演出,一年就演出了700多场。300多年前的戏台,如今还照常使用,足见中国建筑声学技术之高超。
祖庙的文物古迹很多,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里面的陶塑、木雕、砖雕和灰塑,几乎每一个建筑上,都有十分精美的装饰,仅顶上的陶塑瓦脊就有六条之多,规模最大的三门瓦脊长达30多米。正两面均有以戏曲故事为主要题材的雕塑,雕塑人物的面部、手部均露胎,不施釉,目的是为了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神态表情和手部造型。釉色以绿、蓝、酱黄、白为主,色彩高贵华丽,古朴典雅。设于祖庙各处的陶塑瓦塑历经百年风雨,其釉色仍光亮如新,可见其精良的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