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在哪(西京在什么地方)
西京在哪(西京在什么地方)
说起“北京”、“南京”、“东京”,人们都能很快反应过来是哪几座现代城市。这三座带“京”字儿的城市与日本的京都一道,构成东亚仅存的四座仍然保有“京”字的地名。很多人或许有过这样的一个疑问,既然北、南、东三个方位都有各自带“京”的地名了,为何又独独缺了一个“西京”呢?其实,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就会发现中国曾经有过7座被称为“西京”的城市,那么,究竟是哪些呢?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历史?
作者:寒鲲
唐代李思训绘《长安宫阙图册》
有实无名的“西京”:西周至西汉的丰镐与长安
丰镐(今陕西西安)、咸阳(今陕西咸阳)、长安(今陕西西安)分别是西周、秦、西汉三朝唯一的京城,并没有明确推行“两京制”,所以也便没有正式被当时的政权称呼为“西京”的城市。不过,由于西周初年周公曾在河洛地区设置洛邑,并称其为“成周”,与宗庙与天子所在的“宗周”丰镐并立,“成周”负责坐镇周王朝在灭商以后得到的东方领土,“宗周”在担当天子居住与宗庙祭祀功能的同时,也有坐镇周王朝在灭商以前的西方固有领土的职能。宗周丰镐与成周洛邑,构成了西周时期在事实上的“东西两京”,为后世“两京制”的最终成型(东汉时期)奠定基础。
唐代李思训绘《长安宫阙图册》
西汉王朝始终保持着关中长安的本位政策,洛阳与其他留有行宫的城池没有太大区别,但西汉中后期儒士们已经在以“周公营洛”为标杆,号召统治者迁都洛阳了,王莽的“新朝政权”便响应了儒生的号召,将洛阳升格为“新室东都”,以长安为“新室西都”。“都”与“京”同义,可以说昙花一现的王莽新朝第一次设置了“两京制”,也第一次正式给了长安一个“西京(都)”的京号。
逐步正名的“西京”:东汉至隋朝的长安
东汉政权以洛阳为首都(并改名为雒阳),一下子就持续了一百八十年。由于东汉政权需要宣扬自家政权是西汉政权的延续,也就必须尊隆长安。因此,东汉政权便将洛阳称呼为“东京”,将长安称呼为“西京”,又将南阳称呼为“南都”,实行三都制,给予长安、南阳以特殊地位,从而为东汉政权继续维护西汉帝陵、宣扬自己是西汉的继承人提供制度上的方便。
接替东汉的曹魏政权,继续定都洛阳。曹魏以洛阳为中都,并按照方位设置了许昌、邺城、长安、谯城四大陪都,并分别配上“四方位”,给予东南西北京的称号,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施行“五京制”。其中,长安由于位于洛阳的西边、曹魏版图的西部,所以继续被称为“西京”,并为曹魏政权坐镇雍凉两州,防御蜀汉政权、西羌与西部鲜卑。接替曹魏的西晋政权并没有设置陪都,西晋崩解以后,有且只有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曾经以长安为西京,剩下的政权则并没有设置东西两京。
到了北周再度统一北方的公元577年,北周政权在新征服的北齐故土上以洛阳为东京城,并设置了“东京六府官”,“六府”是北周政权设置在新征服地域的地方重镇行政机构,它是对北周中央六府(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的“照搬”,从而直接与中央六府对接工作,北周在并州(晋阳)、相州(邺城)等北齐当年的重要城市,都设置了这种全权行政机构。那么相对的,北周的首都长安很可能在当时也便被称为“西京”了——不过,由于北周在设置东京后只存续了四年便被隋朝所取代,并没有史料可以直接证明长安在北周末年便被明确称为“西京”。紧接北周的隋文帝时期,定都长安并且营建大兴城(隋唐长安城),并没有明确建立“两京制”。隋炀帝在仁寿宫变后接班,方才在营建并迁都洛阳后,以洛阳为东都,以长安为西都,长安也便再次正式成为西京。
隋朝在隋炀帝的一系列急政中走向了灭亡,李唐政权最终在隋末大乱中重新统一天下。除了武则天的武周时期与唐哀宗被朱温控制的傀儡时期以外,李唐政权几乎始终以长安为帝都所在,同时是唐王朝的“西京”。
说起“北京”、“南京”、“东京”,人们都能很快反应过来是哪几座现代城市。这三座带“京”字儿的城市与日本的京都一道,构成东亚仅存的四座仍然保有“京”字的地名。很多人或许有过这样的一个疑问,既然北、南、东三个方位都有各自带“京”的地名了,为何又独独缺了一个“西京”呢?其实,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就会发现中国曾经有过7座被称为“西京”的城市,那么,究竟是哪些呢?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历史?
作者:寒鲲
唐代李思训绘《长安宫阙图册》
有实无名的“西京”:西周至西汉的丰镐与长安
丰镐(今陕西西安)、咸阳(今陕西咸阳)、长安(今陕西西安)分别是西周、秦、西汉三朝唯一的京城,并没有明确推行“两京制”,所以也便没有正式被当时的政权称呼为“西京”的城市。不过,由于西周初年周公曾在河洛地区设置洛邑,并称其为“成周”,与宗庙与天子所在的“宗周”丰镐并立,“成周”负责坐镇周王朝在灭商以后得到的东方领土,“宗周”在担当天子居住与宗庙祭祀功能的同时,也有坐镇周王朝在灭商以前的西方固有领土的职能。宗周丰镐与成周洛邑,构成了西周时期在事实上的“东西两京”,为后世“两京制”的最终成型(东汉时期)奠定基础。
唐代李思训绘《长安宫阙图册》
西汉王朝始终保持着关中长安的本位政策,洛阳与其他留有行宫的城池没有太大区别,但西汉中后期儒士们已经在以“周公营洛”为标杆,号召统治者迁都洛阳了,王莽的“新朝政权”便响应了儒生的号召,将洛阳升格为“新室东都”,以长安为“新室西都”。“都”与“京”同义,可以说昙花一现的王莽新朝第一次设置了“两京制”,也第一次正式给了长安一个“西京(都)”的京号。
逐步正名的“西京”:东汉至隋朝的长安
东汉政权以洛阳为首都(并改名为雒阳),一下子就持续了一百八十年。由于东汉政权需要宣扬自家政权是西汉政权的延续,也就必须尊隆长安。因此,东汉政权便将洛阳称呼为“东京”,将长安称呼为“西京”,又将南阳称呼为“南都”,实行三都制,给予长安、南阳以特殊地位,从而为东汉政权继续维护西汉帝陵、宣扬自己是西汉的继承人提供制度上的方便。
接替东汉的曹魏政权,继续定都洛阳。曹魏以洛阳为中都,并按照方位设置了许昌、邺城、长安、谯城四大陪都,并分别配上“四方位”,给予东南西北京的称号,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施行“五京制”。其中,长安由于位于洛阳的西边、曹魏版图的西部,所以继续被称为“西京”,并为曹魏政权坐镇雍凉两州,防御蜀汉政权、西羌与西部鲜卑。接替曹魏的西晋政权并没有设置陪都,西晋崩解以后,有且只有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曾经以长安为西京,剩下的政权则并没有设置东西两京。
到了北周再度统一北方的公元577年,北周政权在新征服的北齐故土上以洛阳为东京城,并设置了“东京六府官”,“六府”是北周政权设置在新征服地域的地方重镇行政机构,它是对北周中央六府(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的“照搬”,从而直接与中央六府对接工作,北周在并州(晋阳)、相州(邺城)等北齐当年的重要城市,都设置了这种全权行政机构。那么相对的,北周的首都长安很可能在当时也便被称为“西京”了——不过,由于北周在设置东京后只存续了四年便被隋朝所取代,并没有史料可以直接证明长安在北周末年便被明确称为“西京”。紧接北周的隋文帝时期,定都长安并且营建大兴城(隋唐长安城),并没有明确建立“两京制”。隋炀帝在仁寿宫变后接班,方才在营建并迁都洛阳后,以洛阳为东都,以长安为西都,长安也便再次正式成为西京。
隋朝在隋炀帝的一系列急政中走向了灭亡,李唐政权最终在隋末大乱中重新统一天下。除了武则天的武周时期与唐哀宗被朱温控制的傀儡时期以外,李唐政权几乎始终以长安为帝都所在,同时是唐王朝的“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