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2022WAIC锚定AI产业发展内核:以可信隐私计算实现发展与安全并重
今天,黄埔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分享来自环球网的《2022WAIC锚定AI产业发展内核:以可信隐私计算实现发展与安全并重》,希望大家喜欢。
9月3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进入最后一天。当天的可信隐私计算高峰论坛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美国三院院士Michael Jordan领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教授Dawn Song等20多位产学研界顶尖专家共同探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与发展,讨论可信隐私计算技术的挑战和未来。这也是全球范围内学术规格最高的一场隐私计算行业论坛。
论坛上还发布了业内首份《可信密态计算白皮书》、隐语可信隐私计算开放平台等行业重磅项目,为加速新兴技术推广、降低技术门槛提供了实际可落地的举措。
可信隐私计算高峰论坛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蚂蚁集团、机器之心主办,隐私计算联盟、隐语开源社区共同支持,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出席并发表了致辞。
当我们谈论发展,也要谈安全,如何实现数据安全和数据流转的平衡发展?这是本次可信隐私计算高峰论坛探讨的重点。安全与发展正在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内核,隐私计算是实现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
打破数据孤岛,隐私计算让数据可用不可见
我国著名密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在视频演讲中提到,信息技术推动了万物互联,也极大地推动世界向更高效、环保、便捷的方向前进。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与实体经济各行业领域进行深入交叉融合。但当前数据安全问题仍然十分严峻,特别是信息恶意获取、篡改、伪造和乱用,成本级低,大规模的数据泄漏时有发生,数据安全应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王小云院士介绍了提供隐私保护的签名方案、安全多方计算以及同态加密三种密码学中的隐私计算技术,她认为,隐私计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密码技术,可以为各类信息保护,打破数据孤岛,释放数据价值提供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
人工智能“根目录”级大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Michael Jordan通过视频发表了演讲。Jordan提出了一种非常超前的数据经济价值观点。他认为隐私数据和经济价值需要在更广泛的框架下讨论,并不能否定隐私数据带来的价值。“在一些场景下,人们希望通过发挥隐私数据价值创造收益。通过差分隐私,合约理论激励机制,可以在隐私和收益之间做折衷,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完成对数据拥有者的激励,帮助提升社会福利和收入。”
作为数据流通安全可信的重要技术,隐私计算的兴起与法律法规的明确紧密相关。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诞生了多部数据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我国《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继实施,形成了完整的安全法律体系。与国际情况不同的是,我国在“数据产权制度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创新,明确提出建立数据资源的持有权、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的产权运行机制,健全了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落实数据三权分置方向,隐私计算提了出非常好的技术解决思路。隐私计算能够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在保护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层面的流通,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流通”。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魏凯表示。
构建负责任的数字经济:既要保护数据,也要运用数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教授Dawn Song(宋晓东)认为,数据是现代经济的关键驱动力,也是AI和机器学习的生命血液,我们必须构建负责任的数字经济。2020年到未来的十年,是构建负责任的经济最好的十年。
被众多顶尖学者及从业者看好,隐私计算的价值已经在金融、医疗等领域的成熟应用得到验证。“数据是金融业的根基,离开它就没有金融业,数据可控使用与合规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要在数据流通中着力保护数据隐私,防止数据在流通中暴露信息,使用可控可计量的方式,才能安全流通。华控清交董事长兼CEO张旭东表示。
隐私计算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对数据保护起来进行束缚,而是让这些被保护好的数据 “破壁起舞”。这一点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可管窥。
医疗领域作为国家最早布局和推动数据应用的领域之一,是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现阶段的医疗大数据的流通共享存在着技术壁垒和合规风险等难题”。瑞莱智慧RealAI公司CEO田天表示。而作为医疗隐私计算应用实践者,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智慧健康中心主任杨斌表示,“医疗数据来源多样、场景各异,甚至不同科室都有不同的数据等”。田天和杨斌共同认为,破局医疗数据困境,寻求医疗数据的开放应用、安全保护与利益共享的平衡,隐私计算是重要的技术解且大有可为。
随着我国逐渐明确了数据跨境领域的法律法规,在数据跨境服务场景中也不可绕过数据隐私保护和隐私计算。海南数据交易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鹏程发表了视频演讲,他提到,海南自贸港数据流动是通过跨境交付方式开展一系列服务贸易,智能合约、隐私计算等一系列技术应用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技术载体。
关于整体数据流通领域的走向,蚂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安全官韦韬博士认为,随着我国数据安全法律体系的形成,数据流通领域将告别明文时代,实现流转、计算、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直至销毁的全链路数据密态安全可控。数据密态时代会经过计算密态化、大数据密态化、数据要素密态化等三个阶段,实现数据要素持有权和使用权、运营权分离,支持AI产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安全发展。可信隐私计算是实现数据要素密态化的关键技术基础设施。
产学研合力推动,中国隐私计算加快落地
会上,蚂蚁集团、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隐私计算联盟共同发布了业内首份《可信密态白皮书》,作为新兴隐私计算可信密态计算(TECC)的技术纲领和指引,加快新兴技术的推广普及。蚂蚁集团还发布了一项开放、易用的隐语开放平台,开发者可选择无需调用和开发代码,直接使用的产品功能。这是蚂蚁集团在7月份开源隐语可隐私计算框架后,在隐私计算技术开放上又一行业重要举措。
在论坛学术交流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学者,与冲量在线、抖音集团等企业隐私计算负责人也对于隐私计算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和前景展开了讨论,为隐私计算如何在技术创新、各场景应用输出了最新思考。
“CCF-蚂蚁隐私计算专项科研基金”入选学者名单也在论坛上公布,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武汉大学等16所高校的20个项目脱颖而出,每个项目将获得25-40万元资金支持,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技术攻关。(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