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黄埔信息网 >汽车评测 > 评测上汽大众途观L及中华H3怎么样

评测上汽大众途观L及中华H3怎么样

时间:2019-12-06 15:46:40来源:黄埔信息网

原标题:评测上汽大众途观L及中华H3怎么样

如果要考什么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的话,上汽大众一定能拿满分。从途观,到途观L,增加的一个字母已经诠释了新车90%的精髓:大。轴距比上代增加了107mm之后,途观L连车型定位都变了,一举踏进中型SUV的地界。

简单粗暴,上来就谈空间

上一代途观的车身尺寸跟CR-V差不多,长4506mm,轴距2684mm,就是个中规中矩的紧凑级SUV。而全新途观L的长度比老款增加了二十厘米,达到四米七几,已经超过了国内“大五座SUV”的先行者——昂科威,2791mm的轴距甚至比正经的7座SUV汉兰达还长了1毫米。放在以前,你要说途观比CR-V、RAV-4什么的高半级,很可能会被喷,而现在途观L是真刀真枪搞跃进,不跟你们紧凑级SUV玩儿了。

从侧面看这扇比前门明显更长的后门,我们大概可以猜到途观L后排拥有大到吓人的腿部空间。什么,冠道不让我用“吓人”这个副词?好吧,途观L确实不像冠道那样后排能载五个人(座椅上坐三个,过道里再躺俩),但三个人坐在后面一起翘二郎腿是没有难度的。

当然,现在只吹腿部空间的话,也就只能骗骗纯小白了。要坐得舒服,大空间只是其中一个必要条件,用短坐垫来偷视觉效果显然不算高明。虽然上汽大众的朗逸有过前科,但途观L的后排坐垫长度绝对是优秀水准。昂科威的后座算是很舒服的,而途观L的坐垫比昂科威的更长,对腿部承托自然会更到位。

至于座椅人机工程学的其他方面,途观L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首先坐垫高度足够,不会像冠道那样为了迁就溜背造型而把坐垫放得太低,导致有坐矮板凳的感觉;座椅靠背多级可调,最大的角度也比昂科威的更“躺”一些,后排的乘客在长途中会更舒服。

还有一个隐藏比较深的方面:座椅的内外材质。途观L在这方面做了针对本土需求的优化,座椅包裹皮料和填充物料都比进口版的Tiguan更软,跟昂科威相比坐起来也是更舒服,不过当然还没达到奇骏日产沙发厂那种程度。

后排坐起来舒服并不够,全景天窗还给晕车人士带来了宝贵的开扬感,而后排的独立空调、座椅三级加热和两个USB充电口更加是对乘客关怀备至。对,我们试驾的这台确实是380TSI顶配版,但其实途观L全系的配置都真心很高。首先后排出风口是全系标配,三区空调在24.68万元的1.8T次低配车型上就有,而第三档配置就有了全景天窗、方向盘加热,这些配置绝非遥不可及,只要踮踮脚就能得到。

当然,途观L的后排也不是无懈可击。和昂科威相比,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后排地板没能做到全平,对五人出行不太友好(昂科威没有第三个头枕也就另说了)。另外途观L的后排座椅也不能前后移动,这样就无法针对行李和乘客数量改变尾厢空间。幸好途观L本身的尾厢空间够大,这个缺点只能算是鸡蛋里挑骨头。

聊完空间,看看第二个重点:开起来怎么样

这台尾标为380 TSI的途观L,搭载的是第三代EA888 2.0TSI双喷射发动机,最大功率162kW(220马力),在1500-4400rpm都能输出350Nm的最大扭矩。上代途观无论1.8T还是2.0T,都用的是6AT,而这次途观L无论是1.8T、2.0T还是未来的1.4T,都会用上湿式双离合。我们试驾的这台2.0T车型配备的则是代号为DQ500的7速DCT变速箱。

提到双离合,大家心中的疑虑肯定无外乎这两点:平顺度和可靠性。其实这几年来大众集团双离合的表现已经突飞猛进,至少在非超跑领域的驾驶感受(平顺性、聪明程度)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至于实际表现,无论是起步、低速蠕行还是走走停停,这台变速箱的表现都非常自然顺畅,没有任何抖动,轻柔驾驶时的升挡过程也完全是无法察觉。可以说95%的时间里,你都难以将这台7速DCT和普通的AT变速箱区分开来。这台变速箱还非常乐于升挡,市区行驶中脚踩正常的油门深度,它从起步开始30km/h就升3挡,40km/h升4挡,基本时速每增加10km/h就会升一挡,在75km/h左右就会用上7挡。

由于油门初段的响应并不快,而为了保证平顺和可靠,途观L的变速箱标定会比以前的大众双离合牺牲了换挡的速度和干脆性,再加上变速箱爱维持在较高挡位,因此在市区五步一隔的红绿灯之间轻踩油门的游走,途观L 2.0T并不会给你一种与实际动力水准相称的轻快感。

当然,在1500-4400rpm都能输出的350Nm最大扭矩并不是说说而已。远离上下班高峰期的车流,油门深度过半后途观L的动力表现可以用行云流水来形容。发动机转速在2000rpm左右就已经能迅速超越绝大多数车辆,继续深踩油门,你就能得到可称强烈的推背感。我前面也说了,95%的时间里这台双离合都非常平顺,但当你处于很快的速度,需要迅速在红灯前刹停时,这台变速箱在4降3、3降2的过程中偶尔会有轻微的拉扯感,有时还能听到换挡的咔咔声。

和变速箱乐于升挡一样,途观L的自动启停功能也很活跃。在超过一分钟的红灯等待期间,很可能会遇到两次发动机启动的情况。而途观L的启停动静并不算小,在长红灯中两次打火的震动对高级感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虽然途观L体型明显变大了,但由于视野盲区不大,开起来的感觉并没有大车的笨重感。而和进口版Tiguan不同,途观L即便是顶配车型也没有提供避震软硬可调的DCC底盘自适应系统。国产途观L的底盘滤震表现,可以用“越快越舒服”来概括。它的底盘似乎保留了更多的欧式风格,在低速过减速带时,你会觉得它的避震偏硬,而平时慢速行走时,也会有比较多的细碎震动传进车厢。但速度提起来之后,无论是过减速带还是走烂路,都会有很强的韧性和扎实感。

内饰很有质感,但没新意真不是我的错

MQB平台能给大众节省下一大笔成本,但我们对MQB平台各种新车如出一辙的内饰实在是审美疲劳了。坐进途观L,你确实能感受到车厢用料、装配工艺的高级感,没什么可挑剔的,但在设计感上确实缺乏新鲜感。如果说在昂科威里你能感受到设计师对流畅曲线的个人喜好,那么在途观L里,你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个批量化生产的、冷冰冰的工业化产品。

除了DCC底盘自适应系统,途观L比进口Tiguan缺少的另一个配置就是全液晶仪表盘。即便是这台380 TSI顶配车型,依然用的是传统的机械指针,在科技感的噱头上确实略逊一筹。不过除了大屏导航外,其实全液晶仪表也没有特别实用的地方。国产途观L全系标配的自动大灯、自动雨刷、AutoHold等功能反而更加实用。

第二代的MIB多媒体系统,操作反应是快了不少,而且还支持苹果的CarPlay,用iPhone的导航、查看信息、音乐功能,都会比车机容易上手很多。

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通风/加热、驾驶模式选择、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配置都出现在这台顶配车型上。旗舰车型的配置确实很多,但其实途观L全系的配置都很高。比如我们来看1.8T的入门车型,就已经有氙气自动大灯、后倒车雷达、多功能方向盘、AutoHold、感应雨刮、无匙启动、定速巡航、PM2.5过滤装置等。很明显,入门车型的可买性就非常高了。

总结:

大幅加长后的途观L,轴距甚至比汉兰达还长了1mm,在体型上已经对一众紧凑级SUV产生了压倒性的优势。高半个级别的车型定位使得高半级的定价也显得理所当然。非常宽敞的后排空间和丰富的配置对居家用户来说是难以抵抗的诱惑。1.8T车型起步价22.38万元,就已经有氙气自动大灯、多功能方向盘、AutoHold、感应雨刮、无匙启动、定速巡航、PM2.5过滤等堪称丰富的配置。如果未来加入1.4T车型继续向下拉低价格区间,途观L的销量这画面简直太美我不敢想。

有时候真挺羡慕国外的年轻人,努力工作一两年就有很多运动型车可选。相比之下,国内便宜的车走的多是家用路线,运动型车像个奢侈的大玩具。或许正是看到了年轻人的诉求,中华推出了H3这款主打年轻人市场的运动型车,它作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是否合格呢?

1.5T发动机体验不如参数,底盘适合劈弯

既然主打运动,就不得不提中华H3上搭载的这台1.5T发动机(和中华V3上是同一台),最大功率110kW/6000rpm,最大扭矩220Nm/2000-4500rpm。从数据来看,无疑是同级车型中最强的,即便是奇瑞那台热效率达37.1%的1.5T发动机(搭载在艾瑞泽5 Sport上),数据上也比不过它。

实际体验下来,H3的动力感受和中华V3非常相似,动力还行但低扭偏弱,在道路上要跟上行车节奏,经常需要降挡轰到3000转才行。最大扭矩输出实际感觉要到2500转之后才有,而且扭矩的发力区间也比较狭窄,过了5000转后基本就剩下发动机在干吼了。如果是开它的手动挡车型,抓握好发动机的发力区间是个技术活。

自动挡车型用的是来自韩国的5AT变速箱,这台变速箱日常使用各方面的逻辑,平顺都没有问题,可急加速时降挡反应感觉就很慢,往往深踩油门一,两秒后才降挡,加上发动机本来的低扭又比较弱,每逢要超车变道都要提早做动作,动力才能反应过来。

中华V3II的底盘调校已经向舒适性妥协了,但主打运动的H3丝毫没改变其本色,整体的调校过分偏硬。过减速带的时候,车上的乘客一定会“哇”的尖叫一声,走乡间小路也会让这辆车开启震动模式。不过这样的调校也带来了操控方面的红利,底盘的侧向支撑相当不错,过弯时车身姿态也抑制得很好,再加上虽有些生涩(怀疑是试驾车个体的原因)但指向还算精准的方向,劈弯的信心是有的。

轿跑式外观吸引年轻人,内饰就过分素雅

想要年轻人买单,颜值不高怎么行?和国内很多同行的做法类似,华晨也从意大利挖来了设计师。这位设计过法拉利的迪米特里,负责来操刀H3的设计。从出来的整体效果来看,不仅有原创度,而且看上去还挺顺眼的,确实有些运动风格。

从之前的V3、H530等车型到现在,中华丝毫不避讳和宝马的紧密联系。这台H3虽然是由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但外观上的宝马味还挺浓的。像开眼角的大灯、发动机盖上隆起的线条等不少细节灵感都来自于宝马。可能这也是中华刻意追求的效果,毕竟和宝马扯上关系,确实能给年轻人一些小小的虚荣心。

中华H3的侧面线条应该很讨年轻人喜欢,大角度倾斜的C柱和高高隆起的尾部,十足的轿跑范儿。不过H3的车身尺寸并不算大,在自主品牌主流紧凑型车中属于中等水平。

H3的外观应该很多人会喜欢,但内饰从网友的评价来看,似乎争议较大,在我看来也确实太过素雅了。可能中华想走和沃尔沃类似的简约风格,但受限于成本又不能提供那么高档的材料来支撑,所以看起来整个氛围有些无趣。

不过一些细节设计还挺运动,驾驶位坐姿偏低;中控面板也微微向驾驶侧倾斜9°,以驾驶员为中心;简单的按键布局,让学习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减少盲操作的难度。

时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电子设备,H3的中控显示屏能同时支撑苹果和安卓系统。不过H3并没有装载carplay系统,而是通过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屏幕投射,使用体验肯定不如原装carplay爽快,但也算花小钱办大事儿了。

买运动车并不意味着要牺牲家人的舒适性

在中国你要造一辆像86那样纯粹的运动车也不太现实,毕竟家里有老有小嘛,所以还是要兼顾一下家庭,在这方面中华H3其实做得还不错。空间方面,即便是需要照顾到“轿跑”的车顶线条,头部空间数据也没有和对手相差很,纵向空间、横向空间与竞争对手比也都是差不多的水平。

储物空间也属于这个级别该有的水平,该有的储物格一个不差,唯一觉得有些浪费的地方在于挡杆前方,完全可以掏出一个储物空间来嘛。

总结:

中华H3的外观很像宝马,但从整个体验来看,机械方面和宝马没太大关系。但这并不是说中华H3就很差,相反,有着不错颜值,漂亮的动力参数,空间不输竞争对手的它,其实还是挺适合做年轻人的第一台车的。只是很遗憾的一点,它的动力系统离“运动”还差了些,如果这方面能跟宝马好好合作的话……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免责申明|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www.huangpujs.cn 版权所有